您的位置:群走网>读后感>《长征》读后感
《长征》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4-06-27 16:30:56
  • 相关推荐
《长征》读后感(荐)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长征》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长征》读后感 篇1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那勇往直前、临危不惧的高尚品质,深深地打动了我。这首诗是我们祖国的思想家毛泽东同志所写的。〈长征〉一诗讲了红军走了二万五千里的艰难路程,体现了红军们的不怕牺牲的品质。

  学了这首诗以后,我似乎对红军,对长征的认识加深了。其中,我特别喜欢这首诗的第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句话写出了红军在二万五千里的.路程中的艰难。但是,句中的“闲”字体现了红军在漫长的路程中不怕任何困苦,还看做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在长征途中,各方面的条件都很艰苦。我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的一幅画面:红军在大雪纷飞的情况下,爬过了一座座的雪山。风呼呼地刮着,红军

  们拼命地向前走。突然,有一位红军饿得倒在了地下。你看,红军是多么地艰难啊!这么冷的天气一点儿的事物也没有,真是太可惜了!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红军们一点儿也没有气馁,只是在心里默默地想着:目的地块快要到了”的口号。

  在长征前时有8.3万人,可是红军走过了二万五千里后,却只剩下了3万人。我一看到这个数目就惊呆了,在跨过十一个省后,其他人都被敌人打死的、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

  在此,我相信长征精神一定会永远地激励着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奋发向上,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我相信长征精神一定会永垂不朽!

  《长征》读后感 篇2

  面对高山悬崖,冰天雪地、湍急的河流、一片渺茫的沙漠、无底的沼泽。这一重又一重令人感到无比困难的困难,却被这支队伍战胜了,这就是红军,这就是“坚韧不拔”的`红军。历史的车轮已经把人类载入到一个崭新的世纪,我们远离了那战火纷纷的年代,现在的人们面对困难有两种选择:知难而退或者就是知难而进。知难而退的人几乎占了三分之二。

  记得有一次,我有一道题不会做,没有经过任何思考,就不做了,现在想起来,那是我人生路上的一次最大的失误。我后悔自己没有去面对它,没有去锻炼自己,红军爬雪山的时候,吃的是皮带、树根,穿的是草鞋,薄衣,他们却翻过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战胜了一道又道的困难。试想一下,我在他们的面前似乎变得那么的渺小和苍白无力。,其实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面对它,俗话说:'困难就像弹簧一样,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我们学习的过程,正如科学家攻克难关一样。只要我们克服困难就会获取胜利!

  《长征》读后感 篇3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壮举,是人类历史上浓墨重彩而又不可缺少的一笔,这可以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用生命、鲜血和钢铁般的意志所创造出来的。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毛泽东对长征这一伟大的历史性奇迹所做的.脍炙人口的诗篇《七律·长征》。诗中毛泽东用豪迈的诗句把长征路上的千山万水、困难险阻都看得平淡不比。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将士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只是一颗泥丸而已。这无疑展现了红军将士无视一切困难,抱定了必胜的决心。

  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于长征这样的例子,但比起长征来说只是九牛一毛而已。比如在我们的漫漫学习路上,中考和高考是两道比较困难的关卡,尽管想突破这两个关卡比较困难,备考时的压力会比较大,但比起红军战士们在长征路上所遇到的困难来说简直差了太远,甚至不值得一提,而有的人却因为无法承受学习所带来的压力而放弃学习,甚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们不能去做那样的人,我们虽然不能有红军那样钢铁的意志,但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学习路上任重道远,让我们一起加油努力吧!

  《长征》读后感 篇4

  每当读红军长征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首诗时,我就会想起那二万五千里长征,在这么漫长的征途中,我们的红军战士又经历了何等的艰难困苦呢?红军战士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一路上披荆斩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了这一伟大壮举。

  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渡河,沼泽遍地的大草原,高耸入云的大雪山,战士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用超乎想象的毅力,为部队探索出一条前进的道路。这不仅仅是一条前进的道路,更是一条生命之路。遇到开阔美丽的草原,谁也没有想到这里蕴藏着重重杀机。很多战士就在这片草原上倒下了,再也没有站起来。但其他战士前赴后涌,没有退缩。战士们面对重重困难,前进前进再前进。

  我读了以后,非常钦佩红军的顽强意志和不畏艰难的精神。想想红军,现在我能做的`只有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再困难面前绝不低头。用科技强国,以人才壮国。我们不能陶醉在祖先创造的业绩中了,要自强,自立,创造21世纪的伟业,这是要做到的,也是能做到的!当然,这也很困难,因为这需要顽强的拼搏精神。

  《长征》读后感 篇5

  我是不喜欢长夜的,所幸的是,我从来没有等待过一个漫漫长夜,只是浅尝了一番。

  小学时期,有段时间因为害怕总是睡不着。于是有时就望着窗外,看晴朗的夜空和并不清楚的星星。楼下的路灯亮着,发出惨淡的光,照亮的凄清的路面更让人心里发慌。然后便怀揣着令人难受的心理,等待夜晚过去。于是那个夜晚便显得分外漫长,但是不久就睡着了,挨不过长夜。

  《长征》这本书立刻让我想起了长夜。红军长征这件事人尽皆知,而又有多少人能够设身处地的'想像他们的苦难?

  红军曾跨过草地,翻过雪山。多少人病重饥饿,多少人为这次长征付出了生命?他们的决心从何而来?不就是期待黎明的曙光吗?期待那一缕光芒照耀在他们的脸上,照耀在新中国?那一个长夜,那是所有的代价。

  多少人渴望拥抱一个美好的明天,可是走不过长夜。长夜!长夜!多少人梦的终点!我们没有红军的魄力,也没有他们般伟大的信念。可是长征,是走过长夜的唯一路线!

  回想红军走过的这二万多公里路,我们的长夜,真的不算什么。

  你有守候过一个长夜吗?

  你们知道吗?现在我才了解,原来黎明,便是那如万里长征般去守候的距离。

  《长征》读后感 篇6

  暑假里,我读了《红军长征史》。书中写了红军战士为革命告别亲人,离开根据地,踏上万里长征。

  二万五千里的长征途中,过草地犹为艰难。川西北的松潘草地远远望去,像一片灰绿色的海洋,茫茫无际。这片草地看似郁郁葱葱、繁花似锦。但在这绿草和鲜花之下,却处处隐藏着大自然的邪恶,里面的河道迂回曲折、枝杈横生、水流迟缓,形成了大片沼泽。沼泽上,水草结成了片片草甸。草甸下泥泞不堪,浅处齐膝,深处没顶。人一不小心,陷入沼泽,就会被污泥所吞没。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部队断了粮食。战士们只能靠挖野菜充饥,有的战士因误食有毒的野菜而牺牲了;有的战士因饥饿也倒下了。草地上的昼夜温差极大,白天高至四十多度,晚上却降到零度以下。有一个班的战士在大雨中过了一夜,第二天,全班的战士都牺牲了。

  可是,红军战士们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吓倒,他们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同困难做着顽强的斗争,义无反顾地向前行进,终于走出了这片大草地。

  我被红军战士的这种精神感动了,体会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它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今天,我们不仅要珍惜这幸福生活,还要更加努力学习,将来用所学的知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长征》读后感 篇7

  每次读到毛泽东爷爷的《七律长征》,我都会被红军的长征精神所折服,短短56个字将红军不惧艰难、英勇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书写得淋漓尽致。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红军叔叔多次面临悬崖峭壁、雪山草地的恶劣环境,忍受着饥寒交迫、缺衣短粮的困难局面,在前有敌军,后有追兵的“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中,红军叔叔开动两只脚,纵横11个省份,翻越18座山脉,渡过24条大河,经历数次战役,辗转二万五千里,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连绵起伏的五岭山脉,在红军叔叔眼中,是腾起的细微波浪;气势雄伟的乌蒙山脉,在红军叔叔眼中,是从斜坡上滚下来的`小泥丸;水流湍急的金沙江和大渡河阻挡不了红军叔叔前进的脚步,千里岷山的皑皑白雪映照了红军叔叔翻越过后的喜悦笑颜。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应时刻谨记,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我们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胜利。

  《长征》读后感 篇8

  当我看完《长征的故事》这本书后,我默默地坐在椅子上,心情无比激动,久久不能平静下来,眼前不时浮现出毛主席带领战士们渡赤水、爬雪山、过草地的一些事迹。特别是毛主席不肯换新装更让我深受教育。

  毛主席在延安时仅有几件衬衫、几条褪了色的裤子和几双破鞋子。那时衬衫的袖子都快掉下来了,缝上去照穿。裤子上有十几个小洞,毛主席不嫌弃。鞋底有一个大洞,还是缝补好了。警卫员多次建议毛主席换件新装,可毛主席就是不肯,还说:“衣服破点没关系,能多穿一天,就多穿一天。”直到有一天不能再补了,才肯换新装。

  看到这,我心中觉得很惭愧,作为一个少先队员却忘了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记得有一次在买衣服时,无意间看中一件非常好的牛仔服装,我硬拉着妈妈过来买,妈妈说家里的衣服已经够多了,不要再买了。我便求着妈妈买,妈妈偏不肯,我干脆就赖在那里,最后妈妈拿我没办法,只好帮我买了。而我的奶奶却跟我相反,她具有老一辈那种省吃俭用的精神。记得有一次妈妈买了一件新毛衣送给她,可奶奶却说:“家里的衣服还很多,用不着再买。”衣服一直收藏得好好的.,到现在还没有拿出来穿。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仅要在艰苦创业中节俭,而且在今天比较好的条件下同样也要节俭。我决心向毛主席艰苦朴素的精神学习,不与其他人比吃穿,而要比谁的学习好、知识面广,将来对国家的贡献大。

  《长征》读后感 篇9

  红军在爬雪山以前,那天晚上,下着大雨,董必武和小王,沿着高低小平的小道,一脚一脚地向前摸索赶路。小王不小心踏翻了一块石头,摔了一跤,当他爬起来时,脚上的鞋子不见了,只好光着脚路。第二天,雨过天晴,董必武发现小王的光脚丫上有几条血口子,便从马褡裢里取出一双自己的旧布鞋,递给小王说: “要取得革命胜利,现在就要吃大苦。你光着脚,是走不出雪山草地的,快去!”

  小王说:“我不怕苦,就是打赤脚,也保证在长征路上不掉队,走过雪山没问题。”他把那双鞋递到小王手上,说:“你拿着穿吧。”小王说:“我知道首长只有这双鞋,还是你自己穿。”董必武把脚往上一跷:“这不还有一双吗?”小王说:“那双已经很破了。”董必武说:“不要紧,我们还准备了一批‘特制布鞋’。”小王很疑惑,心想从长征开始,就一直跟随着首长,这种鞋,别说没有见过,连听都没有听过。小王望着董必武,问:“什么特制布鞋?从来没听过。”

  董必武笑了笑,指着马背上的马褡裢说,“那不是吗?”小王知道:马褡裢里,只有他的办公用具和生活用品,还有在途中捡的.破布和破棕片。今大,他从马褡裢里取出几块棕片,在自己的脚上包扎起来。包好后,在地上走,边走边说:“我们把棕布捡来做鞋,坏了后再包不是正好吗?”从此以后,董必武又多了个捡棕布的小王。董必武就是用“特制布鞋”过了雪山。

  《长征》读后感 篇10

  深夜无眠,打开电脑,漫无目标的搜索着。正要关机时,一篇文章落入我的眼睛,我的心为之动了一下,哦《枪林弹雨话长征》。

  我的思绪随着文章而波动了,慢慢的飞向远方,飞向那个年代。七十年前的事,发现竟如昨天一样,恶劣的'环境,艰苦的生活,还有那一张张疲惫而又坚毅的脸。

  长征时期,是一个充满硝烟的时代,有多少人的命运在那时毁灭,有多少人无家可归,有多少人在痛苦中埋怨。可命运又是谁能阻止的了的呢?为了国家,为了人民,无数个中国人站了起来,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肝胆相照,只为了一个梦想而拼搏。

  在无数人的响应下,在无数次的拼搏之下,我们胜利了,长征胜利了。结束了那个痛苦不堪的局面,也结束了别人看不起中国,看不起中国人的目光。我们用实力证明了中国,证明了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长征路漫漫,生活极其艰苦,却造就了许多伟大的人们。“梅花香自苦寒来”人亦如此,现在有些同学生活条件优越,却不思进取,停留在原地踏步。经历长征时期的人伟大坚强,和平年代,我们又怎能意志薄弱?生活造就人们,生活也改变人们。我们要继承长征精神,做生活的主宰者。

  世界竞争如此激烈,又是一个长征路在等着我们,先辈们成功了,我们也要成功。让我们拿出“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为了梦想而拼搏奋斗。俗话说,“青出于蓝胜于蓝”,相信我们定能创造出新的奇迹!

  《长征》读后感 篇11

  今天的富足生活不知是多少革命烈士用血肉之躯换来的;今天的宁静和平是多少生命换来的——有时,真的觉得我们的`生活实在过得太恍惚却又不知足,而今天读了这篇《我的长征》之后让恍然大悟。

  《的长征》讲述的是王瑞这位老人回忆年轻时跟随红军长征的。那时,王瑞一家全参加了长征。湘江之战上,父亲被惨烈的炮弹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在大渡河时,自己的姐姐、姐夫和最敬重的连长,都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下,到在血泊里。最终,他在毛主席的关怀、鼓励下,重新振奋起来,继续“跟着走”。

  在漫漫的长征路上,每个人都坚定着自己的信念,最终获得了胜利。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信念,半途而废,就不会取得最终的胜利。想成功就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信念,要是没有信念,就不用说努力了,只会让自己变得更迷茫。所以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是想要成功的基础,但光有信念还是不够的,还要坚定坚定自己的信念并加上努力,可是只有信念而不付出行动,那么这些只不过是幻想而以,甚至会成为阻碍成功的绊脚石。

  我们要学习那种在硝烟中的精神——不论是坚持不懈、刚毅坚强、艰苦朴素,都得向红军学习。如今,长征结束了,我们虽然触及不道,但我们也不能就这样任性放纵,我们必须保有这种精神,那些中国的传统,也是长征的烙印,们不能没有。

  《长征》读后感 篇12

  暑期我读了《红军长征故事》,其中有一则小故事让我特别感动。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在红军长征途过草地中,有三位小同志生病落队了,只有一位老班长留下来照料他们。不久他们的粮食吃完了,老班长就用缝衣针烧弯了做成鱼钩为小同志们钓鱼,然后煮成鲜美的鱼汤给他们吃。因为钓到的鱼很少,老班长自己却每天吃草根树皮。三位小同志的.身体一天天好起来,可是老班长的身体却一天不如一天。最终在快要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

  我为红军战士这种高尚的品德所感动!他们是多么团结,互助,无私啊!老班长宁愿自己饿死,也要让三个小同志喝着鱼汤走出大草地。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却把死的命运留给自己。连死都不怕的红军战士们还会怕什么呢!

  想想我们现在生活在幸福的和平时代,我们从小丰衣足食。我们都是独生子女,家里就我们一个宝贝。有时家里有了自己喜欢吃的好东西,恨不得一口吃完,连爸爸妈妈都吃不上一口。平时在家里什么都不干,最好我提出的要求爸爸妈妈都能满足。在学校里同学有了困难爱理不理,甚至还会嘲笑别人-------想起这些我顿时羞红了脸,真感到惭愧啊!

  毛主席曾经说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时多么大的气魄啊!那么我们新一代的少年应该怎样学习红军精神呢?我觉得是: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团结互助,无私奉献。我从现在起要牢记这十六个字,刻苦学习,努力钻研,互帮互助,长大了做一的有用的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

  《长征》读后感 篇13

  我读了一本书,名叫《红军长征的故事》。

  其中有一个故事写到,谭友林在进入草地时得了伤寒,病得十分严重。同志们给他做了东西吃,他一丁点也咽不下去,只能天天喝水。谭友林的右臂上本来就有伤,这样一来病情没有好转反而更严重了,伤口每天都能挤出半杯脓血。草地的气候变化无常,难以猜测,一天中午,突然下起了暴雨,谭友林因为发烧,他贪图凉爽没有及时披上牛皮做的遮雨斗篷,这一场雨加重了病情,差一点夺去了他的生命。等雨一停,他刚下马就昏到在帐篷前。等他醒来,发现大家都因为担心他,劝他坐担架。可谭友林拒绝了战士们的提议,他怕因为自己连累了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继续在草地里前进。到后来,经过杨医生的`精心治疗,还有同志们的关心和爱护,他的身体才慢慢好了起来。

  读完这个故事,想想我自己,和谭友林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呀!记得在我六岁的时候,有一次生病发高烧,体温有41度,每天在医院挂盐水的时候,我总是哭哭啼啼的,没有像谭友林那样坚强,忍着病痛继续长征,我和他们比,实在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太渺小了。他们是真正的革命战士,我们应该多读书,了解革命烈士们的故事,了解他们的生活,去回顾他们在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的艰苦生活,激励自己在幸福的新时代,好好学习,健康成长!

  《长征》读后感 篇14

  长征,在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这是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战略大转移,红军们战胜千难万险最终到达目的地。总共长达二万五千里。

  这是多么艰苦啊!平日,我们一点路都不愿意走,吃不了苦,可红军却有坚韧不拔的`意志!长征途中,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草地上,小红军不骑将军的马,不吃将军的粮食,最后英勇的牺牲了;雪山上,炊事员郭大叔背着一口大铁锅,在山上走着走着就倒在雪地里了,临死双手还牢牢地抓着锅沿儿;沼泽地上,一个士兵快被沼泽吞没时,旁边的士兵为了救他自己却永远地埋在了沼泽地里……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里,才知道生命有多么的宝贵啊!爬雪山,过草地,上刀山,下火海。他们都完成了,因为他们只有一个目标:“新中国”。长征途中,红军历经艰难困苦,而我们现在,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吃东西挑三拣四,这个要吃,那个不爱吃,还怕苦怕累,怕脏怕受委屈,在家里就像个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和红军一对比,真是惭愧极了。

  作为学生的我们不得不被红军的大无畏,坚强与乐观主义精神所打动。然而我们能做更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用科技强国,以人才壮国。读了长征,我们要从生活做起,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做,能吃苦,不怕累,做一个坚强的人。

【《长征》读后感】相关文章:

长征的作文03-11

长征的诗词01-20

长征诗词05-16

忆长征作文01-14

长征的路作文01-06

长征魂作文01-27

我的长征作文01-05

长征教学反思07-06

[集合]长征的诗词01-20

[优选]长征诗词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