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读后感>读书笔记>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更新时间:2024-05-28 09:24:09
  • 相关推荐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经典)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乡土中国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

  《乡土中国》第一次让我思考了中国现在社会结构,社会现象的成因。以前从没有想到要追根溯源过,也从没想过这些问题的背后,竟有如此深层次的或简单或复杂的原因。

  在费孝通先生的笔下,中国人的特性是和土地分不开的。是的,中国作为千年的农业大国,无论如今城市化发展如何汹涌,中国人的基因里永远有一句话被传承着“面朝黄土背朝天”。可见,那时的中国,对土地对上天,有着我们无法想象的崇拜。我认为,从一点就能体现出来,就是人们见面时的打招呼的方式。西方国家尤其沿海,需要看上天的脸色,决定是否出海,于是他们搭讪的方式就形成了“今天天气怎么样”,而中国,同样是要看上天的脸色,却总结出了“今天吃了么”这样的句子。“吃”字一出,就让人联想到食物,而食物是从哪里来的呢?是土地。所以,在中国人心中,土地是衣食父母,相比于上天,土地在人们心中更为重要,再加上一句话“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也让中国人留下了些许潜意识,向上天祈求只能是心灵上的慰藉,真的想要生存下去,要靠自己的双手,上天可以决定这年收成好不好,而土地和双手可以决定今年是不是有收成。在中国,一片土地就像是一位母亲,一大家子人生活在一起,一个乡村,一个镇,年代久了,每个围绕在土地上的人,多少沾些亲带些故。每个人彼此熟悉,每个人守一小片土地,没有外力的情况下,人们就安于这样的现状,不愿意改变,于是家族式的社会就产生了。

  家族,以血统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组织,包括同一血统的几辈人,亦可称为家属。如陈氏家族、王氏家族等。提到家族,我不由得想到了一句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句话充分反映了所谓的中国人的丑陋一面,费先生在书中说,“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就是‘私’”所谓政府的“贪污无能”;所谓企业的“经营不善”都是这“私”的毛病在作祟。当家族的一个人“发迹了”,那么以这个人为中心的恨不得祖宗八代有关系的都成了亲戚;倘若他落魄了,这个家,可能也就缩小成了三口之家。私心、崇尚权力、为自己能得到的那些好处不遗余力的争取,中国人的劣根性就此体现出来。而让这种劣根持续生长的正是中国人世世代代从传承下来的中国式社会结构——家。不过,中国除了私,还有一点特色,就是值得称赞的孝。所谓百善孝为先,虽然乡土中国的私心很重,但是并不能掩盖中华传统美德,从土地发展起来,一家族为基本结构的社会,并不存在过多的法制。虽然历朝历代都有衙门有公堂,但乡土中国的人们通常认为家丑不可外扬。而除了法律还有什么能约束人们的行为呢,就是那“传统美德”了。中国人信奉宗教的不多,大多信仰儒家,“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就是古老中国的礼治。

  如今,随着中国越来越快的发展,追求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国际上的法制社会看上去的完全公平,深深影响了中国人,中国终于由孔儒教诲的礼治社会渐渐转型为时髦的法治社会,礼治与法治的冲突也就此开始出现。中国人讲究仁、义、礼、智、信,礼治与法治的冲突就可从这其中的一个字体现出来——信。在传统中国人脑海里,信,不仅是美德,还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我们可以轻轻体会“言而无信”这四个字说出口时的`感觉,透露的是何种失望、厌恶与气愤,这就是中国人对信得感觉。乡土的中国人合作一件事的事后凭的就是相互的信任,而这种单纯朴素的感情,却被法治打击的体无完肤,法律不讲信,讲的是证据。乡土中国的人不懂什么合同,他们只认这个人,并且相信这个人,脑子里没有什么证据的概念,没有凡事签个合同来保障自己权利的习惯,可是这样,在如今的社会下,就得不到法律的保护,我们总能听说一些因为不懂法的冤枉案子,把那些受了委屈还不得公平的主人公称之为“法盲”我不敢苟同这个称号,难道几千年传下来的礼教就全是错的么?为什么我们不能称那些钻法律空子‘缺德不违法’的人叫“礼盲”呢?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2

  一、对乡土本色的理解

  ①乡土性的社会基层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土”字在人们的印象中大多是不好的,但其实,土的基本含义是泥土,我们的民族和泥土是分不开的。并且,家乡的泥土对在外的游子来说,是十分珍贵的,“土”在我们的文化中占有相当一部分的地位。

  ②乡土社会的特点

  作者提到:直接考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确实,我们中国人,不管到哪儿,谋生的手段离不开种田,种田也就离不开泥土。我们国家作为农业大国,对自己那一方土地都有着深厚的情感,基层人口流动是微乎其微的,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定居,不流动)

  作者提到: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在农业活动中,耕种活动里分工的程度很浅。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人们的关系之前,是存在孤立和隔膜的。(人与人之间的孤立和隔膜)

  农业本身是没有聚集的,很多人们聚成一个村落,是出于各自的需要,或为进行小农经营,或为水利,或为安全,或为土地平等。因为自给自足,所以村落与村落直接相互独立,不需要往来。(聚村而居,村落与村落间的孤立和隔膜)

  作者提到两个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生于斯,长于斯的不流动社会,塑造了熟人社会。作为熟人社会的乡土社会是礼俗社会,一切都靠民间的约定俗称。第一种社会是礼俗社会,第二种社会是法治社会。

  在“土气”的乡土社会中,人们是不愿意跟亲人、朋友对簿公堂的,私了率远远大于公了率,这就是“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世界。先是对人的熟悉,其次是对生活环境的熟悉,获得经验性的知识,而并没有去追求何为真理,没有任何陌生、未知吸引他们去探索真理。

  ③乡土社会与乡土社会格格不入

  作者提到:陌生人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确实,正因为这样,“土气”被赋予了贬义的色彩。

  二、对文字下乡的理解

  这一章主要讲到了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知识体系的差异,以及一些乡下人被称为“文盲”的因素。

  作者提到: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提到一个事件。一位小姐对着苞谷田,冒充着内行,戏称今年的麦子长得真高。这种行为确实让人忍俊不禁,但背后确反映了一种现象:乡下人没去过城里,自然不熟悉城里的环境,不明白怎么坐地铁等等,但城里人到了乡下,同样也不懂乡下的狗怎么赶,所以两者之间是相互的关系,并不是只针对乡下人“土”“没见过世面”。

  文中还有一处有趣的地方:乡下孩子在教室里认字认不过教授们的孩子,和教授们的孩子在田野捉蚱蜢捉不过乡下的孩子,在意义上是相同的。其实认字是一种智慧,捉蚱蜢何尝不是一种智慧呢。

  作者还提到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的问题,第一是直接下乡的空间格局决定了乡下人没有文字的需要。第二是一切文化不能没有词和记忆,概念是文化得以发展的基础,记忆是有选择性的,为了当下的生活。最后还得提到,为什么乡下人不需要文字最重要的原因仍然是因为乡土社会的不流动性,一方面,乡土社会的记忆是世代重复的,因为世代重复,记忆变得多余,历史也是多余的,没有世代之间的时间之隔。另一方面,乡土社会的日常生活也是每天重复的,没有个人的今昔之隔,一辈子的活动范围基本都在自己的家乡,从出生到老死,出远门的机会是很少的。

  作者提到,在那样熟悉的乡土社会里,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所以有人理解说文字源于空间和时间的阻隔,而乡土社会没有这种阻隔,这种观点是可取的。空间上来说,乡土社会是直接出门就可以社交,在自己的村落里面可活动范围较小,社交只需要语言,不需要文字;但是现代社会的社交是比较广泛的,人们通过网络可实现文字社交。时间上来说,如上面提到,乡土社会人们每天经历的生活是重复的,历史是多余的;而在现代社会,人们每天经历的生活是不一样的,可能会遇到很多新鲜的人或事,并且历史是受到重视的,也是被需要的.。

  三、对差序格局的理解

  文中提到:很多乡下工作者反映,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就是“私”。在我的亲身经历中,确实有切身感受。各家的田亩划分得清清楚楚,还有许多地契的存在,各邻居之间,确实有乡里和睦的现象,但是,因为某家一亩三分地吵得不可开交的事件大有发生。公德心被自私心驱走,而“私”的毛病,就源于这种差序格局。

  随后,作者在文中分别提到西方的社会结构和中国的社会结构。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则是双方在个人和家族的关系上,大相径庭。在西方社会,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不管是团体、还是家庭,家的范围是明确的,父母和孩子。而在中国社会,家的范围是十分模糊的,只要跟亲戚搭上边的,都可以说是一家人。并且中国社会很讲究交情,或者有人称为人情世故,这点我相信每个人都深有感触,总有人会说,要在现在的社会立足,不认识几个人怎么行,这就涉及到人际关系的问题,因亲疏远近而有差等的次序。

  文中重点提到一个儒家文化中的差序格局。这是很容易说通的,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孔子讲究克己复礼,推己及人,这本就是一种差序格局的体现。儒家的思想讲究的是以自我为中心,向外递推。

  四、对私人道德和礼治秩序的理解

  对差序格局有一定理解之后,才又涉及到团体格局。团队格局源于部落形态,差序格局则源于乡土社会。文章提到,不同的社会结构格局,塑造了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是社会对个人的制裁力,是一种无形的控制,让他们在安定的社会中得以生存和延续。

  文中还提到西洋“团体格局”社会中的道德体系,是绝离不开他们的宗教观念的。神是团体的代表,是无私的,而耶稣则象征的是“团体构成分子”,每个人的独立和平等的人格就是如此确立的。这显然跟我们的“克己复礼”不同,从“己”推出去的两条线,一条是亲属,也就是孝与悌,另一条则是朋友,也就是忠信。并且在儒家思想中,“仁”的观念是对维系着私人道德的总和,克己复礼为仁,这里的仁,并不等于西方社会中追求普遍的爱。

  这里还提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差序格局的道德体系中,道德标准缺乏普遍性。以我的理解,也就是说,是不是“仁”,何为仁,何为不仁,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

  在礼治秩序一章中,作者提到人治和法治的区别。字面上很好理解,但是要强调的是,乡土社会并不等于无政府状态。无政府状态是不需要任何外力来维持的,不治而治的状态。而乡土社会正因为有着差序格局的存在,无政府状态是不可能的,人们需要依靠政府。

  文中说: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相信在很多人的理解中,“礼”是好的,孔子大推“克己复礼”并不是毫无道理。但是我们仍要清楚的认识到①礼并不带有文明、慈善的含义。②礼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也就是说,只要符合“仁”的标准下的杀人,是可以被接受的。③礼未必符合现代的道德标准。我们推崇民主、珍爱生命,是受到一定的西方价值观的影响,而这之前,暴力与否不是用来衡量合乎礼的标准。

  下面就提到了礼治与法治的区别。首先从本质上来说这两者就大有不同,礼是社会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而法是国家权力机构规定的行为规范。其次便是维持两者的力量不同,维持礼的是传统,我们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很强的;而维持法的则是国家权力机构,是具有强制性的,有形的。法律不同于道德很好区别,而道德不同于礼,则要仔细辨别。礼是一种习惯,靠个人习惯来维持,违背了礼,是自己内心觉得不适,礼是个人对传统的绝对服从。针对社会形态来说,礼治以熟悉社会为背景,而法治则以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为背景。所以,法治是符合当前中国发展的。

  四、对家族、男女有别、无讼的理解

  家族其实可以概述到差序格局当中,差序格局的存在对家族的影响是绝对性的。家的功能是十分强大的,生育、政治经济、宗教等,由家庭不断拓展成家族,这也导致了亲子结构的扩大和复杂化。

  在乡土社会中,男女有别是个很大的话题。性别的鸿沟称为乡土社会的基本阻碍。人与人之间,性别决定了两人的关系发展,男女关系是有隔膜的。一个从形式上:男女授受不亲,从内容上:两者从小接受的教育就不一样,观念很难契合。这也导致了在乡土社会,大多数夫妻关系是不亲近的,两人很难不谋而合。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隔阂,分工明确,从一定程度上也维持了乡土社会的稳定。

  作者提到的无讼也是乡土社会很鲜明的一个点,我在前文也提到过,公了率是远远低于私了率的,大家都愿意私下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法律是有一排斥的,所以在乡下的律师并不是那么吃香。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则是乡土社会与现代司法是冲突的。乡土社会是讲究差序格局的,而现代司法则宣扬人人平等。于是,当有人觉得自己被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所伤害,对其不满,这才愿意选择现代司法。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像将法治推行到乡土社会,是很难进行的。

  五、总结

  看完《乡土中国》,似乎明白了为什么乡下人和城里人之间,总是格格不入。毕竟生长大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作者费孝通在文中对乡土社会的深刻分析,让我从感受“土味”,即中国文化的起源开始,进而分析到中国的社会结构,无论是乡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有其存在的道理的,二者间没有谁上谁下。不管是乡土社会的经验主义,还是现代社会所衍生的知识体系,都是一种智慧,文字下乡,必须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我们必须认清了现在的乡土社会,才能找到适合其发展的方法。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3

  《乡土中国》中谈到的"乡土'其实是一种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在中国广阔乡村特别常见,但却极少被人仔细的谈起或者论证。费孝通先生通过自己大量的社会调查,附加上生动的例子,将乡土社会中所包含的"熟人的社会'"差序格局'"维持乡土社会正常运行的四种权力'等,较为普遍的社会关系一一进行解释。

  相互熟识的耕作模式是中国乡村传统的生活模式,构成这种生活模式的每一个角色,彼此之间都是相互熟识的。在这种熟识的`环境里,有一种叫做"差序格局'的社会关系产生了,一个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网,其中最为普遍的,就是通过婚姻,来建立并且扩大自己的关系网。想要维持这些社会关系的运转,必需要依靠各种各样的权力,有四种权力是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根深蒂固的,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时势权力,而"同意权力'直到今日还没有过时。

  由此可见,《乡土中国》虽然是费孝通先生考察当时乡村的社会生活、生产状况所总结出来的内容,但是书中的内容并没有由于时代前进而失去意义,相反,在今日,国家大力改革农村运行模式,新政策与旧传统相互碰撞的背景下,而变得更具参考价值。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4

  第一次对中国农村社会主动有意识的去观察和思考是偶然的机会读到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当时读书纯粹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没有什么方向,买这本书大概是电商搞活动凑满减。但11年那个寒假我真的被这本以南阳一个小村庄—梁庄—为缩影呈现一个典型中国村庄的生活状态、村里每个人的成长和故事、乡亲邻里之间的纠葛与情感还有村里的政治与权力的变迁的纪实文学深深地吸引住了。我自己本身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村庄,里面描述的每一件事都能在我成长的环境中找到,每一种状态的人都在我的生活中鲜活的存在着,所以我更能理解梁鸿想要除了将这样的生活呈现在舆论的视野外,更多的是对于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取得巨大发展和变革的'大环境下这种农村社会的变迁和未来命运的思考。梁鸿后来又写了《出梁庄记》,但这两本书里更多地侧重纪实和调查,对于深层次的为什么、如何解释这种种存在和现象却未涉及,《乡土中国》则从从社会结构这一社会学研究角度阐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特征,解读中国农村社会的全貌。

  所谓社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占有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及其生存活动的组成方式及其关系格局。《乡土中国》认为中国的社会是基于差序格局运作的,这从根本上区别于西方现代社会的团体格局。差序格局是指每个人以自己为中心,以一根根私人联系向外推演所形成的圈子,在这个圈子中按离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形成一种差序,同时每个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且圈子的界限是不清晰的,可因时因地自由伸缩。团体格局则以个人为本位,强调团体中个体之间关系的平等,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先规定的,团体的边界也有明确界定,个人是否属于团体一眼即能辨别出来。

  那么基于这两种不同的社会结构,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具有那些特征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作者首先阐述了为什么叫乡土中国、乡土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认为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是乡土的,我们的传统文明是农耕文明,自然离不开土地,是一种生于斯、长于斯最后死于斯的、生活被土地所囿住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流动的文明。在这个不流动的社会形态中社区的基本单位是村落,人生长在一个先于自己而存在的无需选择的环境中,村落是一种熟人社会,一切问题都可以依照自古累积的经验来解决,人与人之间是乡亲,且与外界是孤立的。“土”本身并不具有贬义,一方面“土”是土地对于中国基层社会的重要性的体现,另一方面“土”只是基层传统社会对于现代城市文明的不熟悉所致,不等于愚笨,这种土气就如同城里人不认识麦子的道理一样。

  然后作者阐述了基于这种差序结构产生的一系列中国乡土社会的显著特征,包括文盲较多、私人的道德观、家族的概念、男女有别、婚育制度、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分离、欲望与需要等都如何理解,相比基于团体格局的西方社会特征都有哪些不同。书中探讨的具体一系列特征,在现在的中国基层社会不只是农村依然很容易找到,这里就不赘述了,推荐大家找来读一读。

  这本书对于从事社会学尤其是中国农村问题研究的学者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读这本书的意义主要在于两方面:

  一是他提供了一种视角,让我们去反思自己生活的社群。这个社群到底是为什么成为这样的、具有哪些特征、在历史的发展中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只有在全面认知的基础上,我想“应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去努力”这一问题才会有清晰的方向。

  二是它让我们更全面的认识这个国家,了解我们的同胞,在看待许多事情上不再犯“何不食肉糜”的错误。例如前几天杀鱼弟自杀的新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很多人都对其父母的行为进行了批判,但这个新闻除了这个关注点外我觉得更有启发的地方是“原来我们的社会还有很多孩子承担着这样痛苦的命运”。了解多种生活状态的存在,认识到世界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便能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5

  乡土本色是什么“色”?

  我想,大概是泥土的颜色。

  从泥土中,中华儿女得到传承,得到根,得到延续上千年的民族精神。

  从“女娲补天”的神话到当今农作物的丰产,中国人从土地中诞生,又回归土地劳作。漫长时光转瞬即逝,中华文明再也离不开土地——我们无论迁徙去到蒙古还是西伯利亚,都会撒下种子,无论是否发芽;我们无论遭遇多大的苦难,即使失去家园,也要找到土地,拼命地活。这也许是一个民族的惯性,“生根”“发芽”的动作已经融入我们民族的血脉之中了。

  在两河流域讨生活的农民,为了便于耕种,聚村而居,一代代的传承,土地已成了我们的根!我们在这片土地上长大,劳作,死去。

  离开家乡的'中国人总会感到孤独,“独在异乡为异客”,身边没了熟悉的人,一切都是陌生的,谨小慎微是必然的变化。但我们有韧性,这韧性让我们积极融入陌生的世界。因为没有熟人就相当于在抢收时没了帮手,决堤时没有人冲着你喊“快跑!”,在困难时别人难以伸出援手。“人情社会”大抵如此。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6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对20世纪中国农村的观察和思考成果,是一本充满了学术诚意的书。它凝聚着费孝通先生在美国留学期间的学术情感,他的中国农村在20世纪的故事。正如我们在本书中看到的,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故事,而是中国的,甚至全人类面临的问题。因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都离不开农村。我们下面还会回来谈到这个问题。

  这里的风俗是全然生疏的;而这些不平凡的,在风土人情的变迁中,已经约定俗成,积习难返。我有时很怕写信给住在乡下的人,因为他们回信的信末,照例要写上“乡下人不好通信”七个字,为的是叫我们隔了一两礼拜总得写信催一催,表示他们好像在天天盼望。欠人东西,要人讨,使人痛苦,欠无头债,更使人痛苦。债务不过一个数目;无头债,尤其是无头债,又何尝不是一个数目呢?但数目字,久而久之,也可以把债还清。可是“无头债”却何时了?欠债的人何日才不会想起这件事?这是最使人痛苦的了。所以乡下人不好通信。

  费孝通先生将“礼”分为两种,一种是周遭的小礼小节,另一种是应付外界的大礼大节。我想这就像是人们对于宗教的态度吧。宗教是一种信仰,一种理念。乡土中国中说中国人不是宗教的,因为宗教是一种超越现世的境界,而中国人对现世的超越,是依靠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如祖先崇拜就是一种超越现世的宗教。而中国人对超越现世的追求常常与儒释道三教相结合。我们不难想象一下一个安安静静的寺院或庙宇中供奉着一尊尊神仙佛祖的场景,和那众多的烧香拜佛的.人,就如我们在乡土中国的笔下看到的一幕幕。宗教是人对超越现世的追求的反映,在追求中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

  最后谈谈这本小书给我留下的印象。书中所提到的许多社会现象在现在依然存在。中国人的乡土本性决定了中国人对故土的依恋和难以割舍。中国的乡土制度是一种小农经济,靠天吃饭,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经济制度必然是小农经济。中国的经济制度又是封闭的,这种封闭的经济制度导致了中国人的自私和冷漠。正如书中所提到的那样,“我们大家都是熟人社会”,“我们的孩子在大家的阳光下长大”。这些话让我感到一种温暖和亲切。但是,“熟人社会”也会导致中国人的不信任和猜疑。“清官难断家务事”,就是因为家务事太多太杂,又缺乏客观标准,很难判断清楚。这就是乡土中国给我留下的印象。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7

  《同一个名词代表着不同的实体,是应用不同的密码本在解读,应尽量避免表达误解,使用同一套暗语。了解同一套意义体系,同样的刺激引起同样的反应》——《乡土中国》

  家庭在人类学上的根据其结构和功能,定义为由亲子所组成的生育社群。家庭是夫妻两人组成的社会最小运行单位,主要经营经济、情感及两性的合作项目。家庭作为社会最小型事业单位运行的过程中,其经营的事务受到不同文化中其他社群的影响,故而一些事务需要与其他事业单位合作才能完成。家是男女双方以恋爱为链接纽带,不以实用性为其主要目的,是以不停止的创造生活经验的方式,使双方体会生命意义为主要目的。家的初始可以理解为签订合作协议,尚未运营的社会最小事业单位。

  在团体和差序两种不同的社会格局中,家庭作为社会最小事业单位,受文化影响程度不同,与其他社群合作的项目也不尽相同。团体格局中,团体有固定限制,家庭所经营的事务以生育为主,夫妻为主轴,子女为配角,子女成长后离开团体。差序性格局中,家庭无严格团体界限,沿亲疏差序向外扩大,主轴偏重父系一面,主轴为父子婆媳。一切事业单位都不能脱离效率考虑,求效率需得讲纪律,在差序格局下形成的`家庭或氏族由此产生不同显性或隐性的家训、族规。

  夫妻感情的发展使家成为获取生活安慰的中心。不同文化中个人感情的发展方向称为感情定向。感情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种:阿波罗式认为宇宙存在完美秩序,超出人力创造,人是安于其位,寻求、接受、维持其秩序,即黄金时代的古典精神;浮士德式认为冲突是存在的基础,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克服阻碍,不断创造。在差序格局中偏重于阿波罗式的感情定向,寻求社会的稳定,避免激动性的情感,强调男女有别的秩序。在差序性文化中,男女双方根据家庭的运营目的,各自执行不同的社会分工,不强调心理上的契合,家庭的稳固性依据亲疏差序中的其他社会关系共同维系。因此,在差序性格局下,男女双方表达感情的方式也较为含蓄,较少注重意外或惊喜。在团体性文化中偏重于浮士德式的感情定向,强调感情的不断流动性,感情的延续是一个不断求同的过程。男女共同生活,愈向深处,相异程序愈深,克服阻碍的创造力愈大,即生命的意义愈深。这种感情定向强调得到的过程,而不是稳定的结果,不稳定的合作关系注重心灵的交流,价值观的磨合,在情感表达上偏重开放直接。

  总体而言,家是一种感情结合体,家的维系或运行在于男女双方志趣的平行度,不一定强调实用性或价值性,在表达方式上是含蓄还是开放是不同工具的选择,且是只限于当事人双方的私人事项,有且只有两个人共同搭建的意义体系。家庭是家这个事业单位在社会秩序中与其他群体发生关系,百家笔记网共同合作达到预期目标。家庭执行不同的社会功能,且需要与其他社会群体合作,故存在需普遍遵守的规则或礼节,表达方式上强调公用意义体系一致性。登上一座高峰,选择不同交通工具或自行徒步是家庭运行的结果,选择与谁同行是家的意义所在。

  家与家庭是交融在一起的,是利益共同体,分清区别利于看清纠纷。家的纠纷主要是感情冲突,需向感情一致性及感情表达方式两个面寻求解决方案;家庭冲突主要是价值观冲突,不同社会格局下,受其他群体影响程度不同,需根据事业单位合作目标调整方向。团体格局或差序格局只是工具,即使按照完全西化或中式来划分,也应当应用中西贯通的方式,调整不同工具的使用方式,解决家或家庭冲突,维持其良性运营。生命在社会中存在并无完全团体或差序格局之分、无西化中式之分、无开放或含蓄之分,认知决定了工具使用的熟练程度。家庭的运行在于整合各方外部资源,家的运行在于整合个体精神资源。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8

  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把视角拉近一些,我们会看到与西方”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不同,农村社会对于权利的分配是十分不均衡的。人们评价人或者事,往往不是”讲理“,而是看对方与自己的亲疏远近。与自己距离近的,就支持,与自己距离远的,就反对。而且还有一个特点,有些社会地位高的人会吸引大量的各种“远方亲戚”就会自动找上门来。这就是说,在农村社会构建的关系网络实际上是以个人为中心的。这种特点与之前写到的婚姻关系相结合,就形成了一种社会关系网络模式。首先,这个网络是以婚姻为纽带的;其次,构成这个网络的是男方和女方各自的家庭网络;再次,这个网络的大小和影响力既取决与男方女方家庭网的大小和影响力,更取决与中心人物的社会地位。在这样的网络中,人们自动向社会地位高的人靠拢,形成以他(她)为中心的网络结构。这样的网络是不是稳定,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中心人物,如果这个人物比较能照顾全局,考虑到各方的利益诉求,那么大的网络往往更加稳定,相反,如果中心人物比较自私或者偏心,这样的网络往往不能稳定。

  最后,来说一说关于权力的来源。费孝通先生总结了四种来源,分别是横暴权力、同意权利、长老权力、时势权力。

  横暴权力是最高权力的来源:由于征服带来的权力。比如说在古代中国的改朝换代,不管是哪个皇帝,只要能用武力打下江山,就会获得相应的统治权力。这其实相当于在说,我之所以承认你的权力,是惧怕于你的武力。这与西方传统的政教合一的理念不同,也不同于文艺复兴后基于契约的权力模型。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逻辑,正是它构成了中国作为一个大一统帝国的`基础。

  第二种权力是同意权力。同意权力是大家在协作的时候达成的某种共识。因为要做成一件事情就必须有领导者。在大家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听从某个人的指挥。这样的权力模式在今天得到延续,它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是契约精神的雏形。

  第三中权力是长老权力,它的含义是,在农村人们普遍会尊重某些经验丰富或者是有才华的人,这样的人往往是老者。所以被称为长者权力。读书笔记.这样的长者实际上和之前提到的一个网络中的社会地位有些相似:长者的社会地位往往是比较高的。从另一方面来说,社会地位高的也往往更容易被人们推崇为长者。

  第四种权力称之为时势权力,这是一种动态的权力。说的是当有重大的变动出现时,那些能够最早看清时势的人就会获得某种权力。因为他可以带领大部分没什么见识的农民应对变局。这样就具有了某种权力。

  总之这四种权力,第一种是最宏观的,大局上说的;第二三种是在实际生活中面对具体的事情所涌现出来的权力;第四种则是和外部环境有关的权力。

  乡土中国所反应的那种静态保守,奠定了中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基础,它们使得中原是稳定的,和施展所说的那些多元融合的体系一道构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华夏文明。乡土中国,相当于是中原的运行模式。这个模式中的关键词包括:稳定、共生、团结对外。但在经济基础变化的今天,这种模式受到的冲击是巨大的。尽管如此,在现代中国社会依然看到很多乡土中国的特点:重面子、评价主观化、人情社会等等。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9

  费孝通(1910—20xx)的《乡土中国》写作于上个世纪40年代,是他1946年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乡村社会学”的讲义,次年出版。起初会长介绍这本书时,说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小册子”,“通俗易懂”和“短”这两个特点正是我喜欢读的,然而在之后读的过程当中,我发现并非我所想象的简单易读。在那些看起来通俗易懂的文字里面,其实蕴含着很深的社会学理论。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通过费老的分析,对中国社会在文化、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利结构、社会变迁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中国人骨子里的天性似乎找到了根源。下面我从印象比较深的几点浅谈对本书的理解。

  熟人社会

  费老在开篇就指出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村社会的人以农为生,世代聚村而居,人口的不流动形成了熟人社会,人们之间的交往依赖于熟悉和信任,行为依据也是从小习得的礼俗。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费老还用“捆柴”和“水波纹”这两个特别形象的比喻,分析了中西方社会格局上的差异,让人豁然开朗。还有本书最后《血缘和地缘》一章,分析了在乡土社会中,由于社会的.稳定性和家族社群的生存模式,血缘和地缘是合一的,随着人口的流动和商业的发展,使得社会性质逐渐从血缘向地缘发展,但是,我想社会即使发展到今天,仍然不能完全抛弃血缘的影响。通过读这些,我对于中国社会为何如此注重人情、交清和人际关系有了更深的了解。

  道德观念

  书中谈到,中国人有“私”的毛病,的确,在很多外国人的眼里,我们中国人只有私德没有公德。但通过费老文中差序格局的分析,特别是他说“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公”,使我对中国人“私”的问题有了更客观的理解。我们自古强调的是孝悌忠信仁的道德主张,靠着传统和社会公认的习俗、观念作为行为规范,因此在那个时代,造成了中国社会天理人情、三纲五常比法律更有效的局面,这也成为民主法治进步道路上的一大障碍。在《礼治秩序》《无讼》两章中,费老更深入的谈论了这些。

  家族制度

  费老在书中提出,“家”在人类学上的概念是:由亲子构成的生育社群。而中国家庭混杂了太多生育功能之外的东西,政治的、经济的、宗教的等等,由此产生了一些弊端,比如文中所说的:夫妻关系并不是家庭的主轴,从而造成了两性情感交流上的隔阂和淡漠。虽然没有经历过那种大家庭制度,但恰巧最近我读了同时代作家林海音(1918—20xx)的自传体小说《婚姻的故事》,写的是中国30年代、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里各式各样的婚姻故事。通过两书结合,我对旧社会的家庭和婚姻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如今,中国社会的大家庭制度逐渐瓦解,大家庭逐渐被小家庭取代,但是我想大家庭制度的影响依然存在,小家庭又会产生新的问题。我觉得费老的观点在今天仍然十分新颖和实用,比如在一个家庭中,夫妻关系应该是第一位,多进行情感交流,把精力放在养育后代上,而不是专注于家庭之外的事情等等。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0

  《乡土中国》这本书是我进入大学后课余读的第一本书。可能是由于第一次涉足人文社会科学,对这一大类学问很是陌生,书读得不是太顺利,加之日常学习和时间的安排上不合理,一个学期快结束了,我总共才读完了前3章。对此,我感到非常羞愧,费孝通老先生的“差序格局”都还没有读到,真是惭愧万分。不过,我还是会利用课余时间把全书看完。

  然而,只这前三章,就已让我获益匪浅。读完以后,我对中国的乡土社会有了基本的了解,也认识到世代生活在乡村的居民身上的一些性格和特质,这是我以前不曾知道、也不曾想过的。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对大师的著作没有资格做评论,在这里仅就《乡土中国》的第一章《乡土本色》谈一谈个人的一点体会和感悟。

  费孝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于1947年根据所讲“乡村社会学”写成《乡土中国》。本书尝试回答了“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

  关于“乡土中国”这个概念,费先生在书中指出:“这里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换言之,“乡土中国”是中国特具的一种体系,它包含在具体的百姓生活里,老百姓遵循它而生活。

  在第一章开篇,费先生开宗明义的提出:“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为“乡土中国”下了定论——中国社会的基层(基本)是土生土长的乡村人。

  在这一章,先生着重阐述了中国乡土社会的主要特征,即乡土的本色是什么。我把它总结概括为下面的四点。

  首先,在习俗上,乡村人和其居住的乡村有着很强的传统性,而且这种传统性很难被改变。也就是说,在乡村居住的人都有一个“根”在身体里边。这个“根”,这种传统性是源于人们世世代代和泥土打交道而形成的。比如费先生讲他妈妈给他一包家里灶上的泥土,让他在想家的时候煮一点吃。这种方式现在看来很荒谬了,但对世代与土分不开的农村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就像余光中先生在《乡愁四韵》中写的那样:“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漂泊在外,思念家乡,想到的一草一木都散发着乡土的芬芳,乡土跟母亲又紧紧联系在一起,泥土是母亲,母亲就像泥土。从中可见从农村走出去的中国人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对踩在脚下的泥土的强烈依赖和深厚感情。我们常说“落叶归根”。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人在旅途,哪怕海角,哪怕沧海桑田,心中日夜萦绕着的永远都是故乡,永远也放不下扎在心里的这个“根”。这个情结可以说是所有传统中国人的一种特质。像美国就不行,美国的居民是从世界各地移民过去的,才两百多年历史,没根!所以说,“土”在我们的文化里占着最重要的地位。这就是所说的传统性,很难改变的,它源自农民们(当然这是最初的发源、基层,后来扩大到不仅是农民)对泥土的依赖。

  这个传统性产生的原因在我看来有两点。第一点,农民以种田为业,天天与泥土打交道,自然而然产生了感情。第二点,农业是世世代代的工作,从上面不知多少代一直传下来,几千几万年,一直延续下来,不曾断过,是完完整整的一个整体,一个脉络。满足这两点,传统性就逐渐产生。这是个长久的过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可能形成。

  中国乡村的第二个特征,我总结为不流动性。费先生在书中说:“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徙是变态。”因为种地的人的地是不容易搬动的,你需要一年四季守着你的“一亩三分地”,有许多农活要去干。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人口不流动的特点。一个家族的人住在这里,那么他的后代一般也会在此定居。举个简单明了的例子,就是农村的姓氏。虽然不断有外来人口的迁入,但这只占少数的比重,微乎其微。所以看家谱,上面一代一代从上到下,还是同一个姓占主线。如果一旦到哪一代的哪一家突然改姓了,那么人们就会认为这一支断了,没办法再延续下去了。农村里现在依然很重视这个。所以,你不出去,别人也很少进来,这是不流动——反映到生活起居上就是“安土重迁”这个词。

  这样也就自然而然引出了第三个特性——聚村而居。聚村而居——村与村之间相互较为孤立、隔膜。上面说的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上说的,这个是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上说的。两者有一定关联,我认为是有点因果的关系。因为村子里的人世代定居,不怎么流动,因此导致村与村的交流、联系变少了,村子就孤立存在了。这有些像国与国的关系:可以合作,但都自己独立。

  聚村而居的原因,费先生讲得很明白,也很有道理:“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件一代的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由于大量的聚村而居,因而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即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每个地方有各自不同的风俗。即便在同一个省内,也会有所不同。我是山东人,山东省内一共有17个地级市,各市无论是语言、居民的性格、还是生活习惯、风俗风貌,都有很大不同。你要我讲一讲山东话,什么叫山东话?这个问法本身就不对。山东话多了,每个市的话都不一样,你叫我怎么讲?要我讲,我只会讲莱芜话,还讲得不好(从小就说普通话,莱芜话一直没学好)。莱芜市和泰安市,这两个城市是挨着的,口音上却有很大差异。莱芜话音调较平,很少有儿化;泰安话音调起伏较大,儿化音更多一点。济南和烟台,口音更是天壤之别。这就是非常明显的地方性。

  第四个特征,我称之为“熟悉”与“规矩”。亦即约定俗成。这个比较好理解。农村正是由于它的不流动性,人口性质很少发生变化,“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因此,许多习惯就慢慢约定俗成,不言自明了,这又叫作规矩。“规矩不是法律,是‘习’出来的礼俗。”“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我的老家我回去过一次,在那里我看到,一家结婚,大半个村子的人都跑去参加、去吃酒席;一家死了人,差不多全村人前往悼念。这种自发的不假思索的行为完全是源自长年累月的熟悉,这不是规定出来的结果。

  以上便是我对于费孝通先生所论中国乡土社会的主要特征的一些理解和想法。这四大特征,回答了什么是乡土的本色。尽管本书我只看了很少一部分,但对乡土社会、乡土文化我已经有了很多想法,对不少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分析,我觉得这是个好的开端,我会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1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奶偷偷的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着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这类似的风俗,使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

  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

  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

  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

  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个地方一代一代的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一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

  人的生活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于学习的能力。他的行为方式并不固执地受着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所支配。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做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学的方法是“习”。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

  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是在社会里生活的人自觉应当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它包括着行为规范,行为者的信念和社会的制裁。它的内容是人和人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依着该社会的'格局而决定的。从社会观点说,道德是社会对个人的制裁力,使他们合于规定下的形式行事,用以维持该社会的生存和延续。

  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家的性质在这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别。我们的家既是个棉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成了配轴。配轴虽然和主轴一样不是临时性的,但是这两轴都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不但在大户人家,书香门第,男女有着阃内阃外的隔离,就是在乡村里,夫妇之间感情的淡漠也是日常可见的现象。我在乡间调查时特别注意过这问题,后来我又因疏散下乡,和农家住在一所房子里很久,更使我认识了这事实。我所知道的乡下夫妇大多是“用不着多说话的”,“实在没有什么话可说的”。一早起各人忙着各人的事,没有功夫说闲话。出了门,各做各的。妇人家如果不下田,留在家里带孩子。工做完了,男子们也不常留在家里,男子汉如果守着老婆,没出息。有事在外,没事也在外。茶馆,烟铺,甚至街头巷口,是男子们找感情上安慰的消遣场所。在那些地方,大家有说有笑,热热闹闹。

  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其实这个对称的说法并不很清楚的。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譬如在印度有些地方,丈夫死了,妻子得在葬礼里被别人用火烧死,这是礼。又好像在缅甸有些地方,一个人成年时,一定要去杀几个人头回来,才能完成为成年礼而举行的仪式。我们在旧小说里也常读到杀了人来祭奠,那是军礼。

  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依赖于各分子间都互相的拖欠着未了的人情。在我们社会里看得最清楚,朋友之间抢着回帐,意思就是要对方欠自己一笔人情,像是投一笔资。欠了别人的人情就得找一个机会加重一些去回个礼,加重一些就在使对方反欠了自己一笔人情。来来往往,维持着人和人之间的互助合作。亲密社群中既无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账”。

  儒家所注重的“孝”道,其实是维持社会安定的手段,孝的解释是“无违”,那就是承认长老权力。长老代表传统,遵守传统也就可以无违于父之教。但是传统的代表是要死亡的,而且自己在时间过程中也会进入长老的地位。如果社会变迁的速率慢到可以和世代交替的速率相等,亲子之间,或是两代之间,不致发生冲突,传统自身慢慢变,还是可以保持长老的领导权。这种社会也就不需要“革命”了。

  爱情,好吃,是欲望,那是自觉的。直接决定我们行为的确是这些欲望。这些欲望所引导出来的行为是不是总和人类生存的条件相合的呢?这问题曾引起过很多学者的研究。我们如果从上面这段话看去,不免觉得人类的欲望确乎有点微妙,他们尽管要这个要那个,结果却常常正合与他生存的条件。欲望是什么?食色性也,那是深入生物基础的特性。这里似乎有一种巧妙的安排,为了种族延续,人会有两性之爱;为了营养,人会有五味之好。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2

  一提出问题部分

  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先提出一个小观点)

  然后列举普通人家往门口街道上倒垃圾和苏州城里水道脏两个现象。

  一说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说大家可以占一点便宜的意思,有权利而没有义务了。……公德心就在这里被自私心驱走。(再评论两句。)

  私的毛病在中国实在是比愚和病更普遍得多,从上到下似乎没有不害这毛病的。(再回扣上面提出的那个小观点。)

  因之这里所谓“私”的问题却是个群己、人我的界限怎样划法的问题。(说明‘私’的概念。同时,提出问题。)我们传统的划法,显然是和西洋的划法不同。因之,如果我们要讨论私的问题就得把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提出来考虑一下了。(看作者如何由评论现象过渡到揭示本质,最终引出本文的关键词:差序格局。)

  (说差序格局前,先说团体格局,通篇陪衬,通篇对比。)

  二分析问题部分

  团体格局:

  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都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比喻说理法。)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比喻的本体。)我说西洋社会组织像捆柴就是想指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得分清楚。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在团体里的有一定的资格。资格取消了就得走出这个团体。在他们不是人情冷热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解释团体格局的概念。)……我用这譬喻是在想具体一些,使我们看到社会生活中人和人的关系的一种格局。我们不妨称之作团体格局。(作者命名,点明概念陈述主体。)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举例说明一。)

  现代的保甲制度是团体格局性的。(举例说明二。)

  差序格局:

  我们的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比喻说理法。)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比喻的本体。)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解释差序格局的概念。)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举例说明一。)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这和我们的`亲属圈子是一样的。(举例说明二。)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云,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举例说明三。看到费先生举《红楼梦》的例子,很开心。)到极端时,可以像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举例说明四。)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差序格局名词隆重出场。)

  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引出差序格局的第一个要素——‘伦’。‘伦’就好比波纹。)

  伦重在分别。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其实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这个人和人往来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接下来作者接连引用《释名》《礼记·祭统》《礼记·大传》《论语》《中庸》等古代典籍中的句子,来服务于自己的说理。如在《礼记·祭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解释‘伦’的含义,就是在解释‘差序格局’的第一个要素。)

  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又提到一对名词。)个人是对团体而说的,是分子对全体。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我们所有的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解释两个名词的概念。‘自我主义’是差序格局的第二个要素,就好比投到水中的石子。)

  自我主义并不限于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的杨朱,连儒家都该包括在内。(举例说明。)……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是很好的一个差序格局的譬喻,自己总是中心,像四季不移的北极星,所有其他的人,随着他转动。(引用,比喻兼而有之的说理方法。)

  三解决问题部分

  差序的推浪形式,把群己的界限弄成了相对性,也可以说是模糊两可了。这和西洋把权利和义务分得清清楚楚的社会,大异其趣。 ……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公的。

  在西洋社会里,国家这个团体是一个明显的也是唯一特出的群己界线。……他们把国家看成了一个超过一切小组织的团体,为这个团体,上下双方都可以牺牲,但不能牺牲它来成全别种团体。这是现代国家观念,乡土社会中是没有的。

  在我们传统里群的极限是模糊不清的“天下”,国是皇帝之家,界限从来就是不清不楚的,不过是从自己这个中心里推出去的社会势力里的一圈而已。(以上几段对比说明中西方群己,人我界限划分的不同方法,从而解决了问题。)

  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总结差序格局的概念,揭示概念本质。)

  (本篇心得体会:第四章是全书最重要的一章。我认为写得也最精彩。这一章集中体现了费先生的大家手笔:因为从生活现象入题,在解释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时,用了两个经典比喻,使得说理语言在严谨准确基础上,又多了通俗易懂的特点。

  内容理解上:因为中西方社会格局的不同,所以我们对于公和私的理解也不同。抛开具体社会格局的前提,笼统谈公与私是不客观,也是不科学的。)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3

  费孝通先生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从古至今,农夫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比重是很高的,农夫对社会的进步进展也作出了极大贡献。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同学,我感到无比傲慢。

  以前对自己生活的村子没有太多感想,在读完《乡土中国》后再去回想,乡土社会果真都是大同小异的。

  在农村生活,土地就是命根子,也正是那些广袤的土地养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小的时候跟随父母到田里去播种或者收割,印象最深的是刮开盖好的薄膜种玉米籽,再就是在秋收季节抱麦子。在北方,割麦是农活里最苦最累的活,农夫割麦的姿态用"面朝黄土背朝天'来形容最恰当不过,母亲心疼我,没有让我割过麦穗,于是我开头找寻新的"营生'挖苦菜。现在想来,土地真的好奇妙,你播种它会生长,你不播种它也生长。苦菜就是那种自然生长的植物,挖它并不费事,田地里处处可见,不一会儿就能挖一小筐,带回家后用水淘了就能吃。"非典'那年,母亲不信任小卖部的菜种,我就每天出去挖,那段时间家里足足吃了一个月的苦菜。在乡下,生活似乎不用怎么花钱,吃的自己都可以种,家家户户都有一口井,梨树、沙枣树什么的也都有,柴火有葵花杆子和玉米棒棒,逢年过节的时候买些糖果、穿件新衣裳就是了。可见,土地孕育了多少生命,人们聚村而居确有肯定道理。

  费孝通先生分析说,中国农夫聚村而居的缘由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小农经营每家耕地的面积小,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与耕地不会距离得过远;二、因水利浇灌的需要,他们聚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便利。三、为了安全,人多了简单保卫。四、土地公平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数量在一个地方一代一代地增长,成为相当大的村落。我生长的村子是由其次点和第三点打算的,由于我们那里没有农场,也不是以姓氏命名的村落,人们聚居一起除了是种习惯外就是合作的需要,村子里称为"变工'。尤其是在打麦场、绞玉米和刨籽瓜季节,由于每家的劳力有限,人们会就近叫着乡邻一起做工,效率也高,今日一起去张三家打麦子,后天再去李四家刨籽瓜,也就是"变工'。这里没有任何商业行为,人们好像商定俗成了某种共同遵循的规章,认为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由于这是一个没有生疏人的社会。

  社会学里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详细目的,只是由于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乡村属于前者,费孝通先生在书中说道,乡土社会是靠亲热和长期的共同生活来协作各个人的相互行为,社会的联系是长成的,是熟习的,到某种程度使人感觉到是自动的。只有生于斯、死于斯的人群里才能培育出这种亲热的.群体,其中各个人有着高度的了解。我无比庆幸自己的童年能在乡村度过,和我同龄的一代都是村子里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看着长大的,整个村子里的人都知道我,我也熟悉整个村子里的人,而父母这一辈的人基本上都是称兄道弟,平常见面都会很亲切地打招呼。乡村里的人都是彼此熟识的,熟识是长时间、多方面、常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热感觉。现代都市最缺少的也就是这种感觉,门对门的邻居尚且不熟悉,更何况楼里和小区的人,于是,在乡土的本色里开头产生出生疏的社会。

  学者将东西方人民的性格作比较,说在西方社会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的社会却是讲交情。对于这个问题,也要从乡土社会入手,它是孕育所谓现代人的摇篮,现代人最根深蒂固的共性是从乡土里带来的,也是影响中国千年的儒家文化造成的。中西方的主要区分就是差序格局的不同,也即群己、人我的界限划法问题。西方人看重的是团体,而且公私分明,中国人则不然。就拿"家'来说,是最能伸缩自如的了。"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表示亲热的人。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的,大到数不清,甚至天下可成一家。每个人都有一个关系网,似乎把石头丢在水面上发生的一圈圈波纹,里层是和自己最亲近的人,然后就是各种交情程度不同的人们了。

  中国的本色是乡土,而现在的主流是争相到城里立足,一些人是由于土地的有限接纳不了村里人口的增长,另一些人则是赶时髦。乡土社会发生了变迁,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就像费孝通先生在结尾所说的,乡土社会是靠阅历的,他们不必方案,由于在时间过程中,自然替他们选择出一个足以依靠的传统的生活方案。如此,盼望土地依旧是大自然培育生命的土地,盼望乡村的生活更加美妙!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4

  第一次读本书没读完就搁置了,前两天想起,又开始重新读,发现是本不错的书,语言挺朴实的,可能跟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经历有关,很多地方是可以找到共鸣的。

  作者旨在回到“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土地是乡村人的命根,中国乡村社区多以村落为单位,所以它的这种可以说格局吧相对城市社区是比较小的,它变化速度也相对较慢。在乡土社会,语言多于文字,教化多于变革,一个打字不识的农民也能成为种地的一把能手,因为他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劳作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像比他年长的人那里得知,这些知识不一定是什么高深的科学原理,都是一代代人在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从伦理道德方面我们也可以说乡土社会是更注重礼法的。.cOM

  印象最深的是作者提到的“差序格局”,这个词描述的形象又生动,“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这好像是中国人的传统吧,现在城市也有这样的情形,每个人的圈子其实是比较小的,亲戚朋友,我们能接触到的也就生活工作上的那些人,但中国人的圈子又是相互重叠的,两个不认识没有交集的人经过中间人介绍就认识了,而且中国人喜欢熟人办事,见过一面的一起吃过饭的都是熟人,反正你帮我我帮你,事也办了,人也熟了,这人情相互欠着,以后有机会再还。但这就存在一个问题,明明按照正常程序或在网上自己办的事,还是找熟人,吃饭欠人情。把它当成中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可能有点托大,我也没实际调查过,不过就我生活的地方,是看到很多这样的情况的,而且多是我们上一代人。不过也能理解,他们年轻的时候穷,做生意什么有些都是朋友互相介绍,不像现在什么都是网络化透明化。

  最后作者提到为了学好社会,他的老师给他布置了6年的学习计划,我是很佩服的。按说无论学什么基础是要打牢的,这样对以后学习也会有很多帮助。我觉得可以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5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向读者们展示了中国传统社会盘根错节的组织关系。本人有幸阅读了费老先生的作品,并有所感触,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中国社会是具有乡土性的,作者在这里定义了土地的重要性,我们以农业为生。农民向土地索取生存所需,所以敬畏土地。农民聚集在一个空间内,无需具体的规范、原则,更习惯于通过超越语言地形式形成习惯,放在时间维度来看也就是礼俗。乡土社会是一个礼俗社会,是没有法律传统的,传统相比于现代社会更为重要。因为,乡土社会中社会变迁小,农人一年一度,周而复始。越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越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尧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

  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来看,可以说我们党很早就认识到了礼俗、好古的乡土社会特点。乡村之于革命,是革命的基础和动力;而革命之于乡村,则是千年乡村秩序和乡村生活的大颠覆。在革命的逻辑中,这种颠覆是历史的必然,合情合理;但在中国传统农民生活的逻辑中,则是对现有的信仰、原则和传统的背离或放弃。因此,现代革命进入乡村的最大问题,是农民能否有决心背离传统,亲近革命和接受革命的问题。这正如黄琨研究所发现的:“贫困并不是农民参加革命的唯一理由,革命农民固然出于对物质利益的渴求,但传统的价值判断和道义准则仍在考虑之列,革命所面临的'风险也常使他们迈不出革命的脚步。”与通过暴力手段进行强行改造相比,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人民的立场,保护着人民的利益,想人民所想,这样才成功地突破了这个千年传统所积淀出来的心理和精神的“防线”。

  而其秘诀在于:在努力使乡村成为现代革命的舞台,使农民成为现代革命的力量同时,也用现代革命的逻辑改变乡村,改变农民。简单地说,就是把革命动员与乡村的革命性改造有机结合起来,在乡村改造中动员农民;通过动员起来的农民实现乡村改造。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08-04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2-29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05-24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05-27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精选28篇)08-21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5篇)02-21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5篇01-01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3篇03-08

《乡土中国》费孝通读书笔记(精选13篇)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