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阅读>诗词>花的古诗
花的古诗
更新时间:2024-06-06 16:35:34
  • 相关推荐
花的古诗[推荐]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花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花的古诗1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出自唐代诗人杜甫作品《江畔独步寻花》,共七首。第一首写独步寻花的原因从恼花写起;第二首写行至江滨见繁花之多;第三首写某些人家的花,红白耀眼,应接不暇;第四首则写遥望少城之花,想象其花之盛与人之乐;第五首写黄师塔前之桃花;第六首写黄四娘家尽是花;第七首总结赏花、爱花、惜花。组诗前四首分别描写恼花、怕春、报春、怜花而流露出悲愁的情怀;后三首显示出赏花时的喜悦之情,蕴含春光难留之意。全诗脉络清楚,层次井然,是一幅独步寻花图,表现了杜甫对花的惜爱、在美好生活中的留连和对美好事物常在的希望。

  作品原文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其一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其二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其三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其四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其五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其七

  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词句注释

  1、江:指作者在成都的草堂边的浣花溪。独步:独自散步。

  2、彻:已,尽。

  3、颠狂:放荡不羁。颠,即“癫”。

  4、南邻:指斛斯融。诗原注:“斛斯融,吾酒徒。”

  5、旬:十日为一旬。

  6、稠:密。畏(wēi):通“隈”,山水弯曲处。一作“里”。

  7、行步:脚步。欹(qī):歪斜。实:一作“独”。

  8、在:语助词,相当于“得”。一说“在”相当于“时”。

  9、料理:安排、帮助。白头人:老人。诗中是作者自指。

  10、多事:这里有撩人之意。

  11、送:打发。生涯:生活。

  12、少城:小城。成都原有大城和少城之分,少城在大城西面。《元和郡县志》载,少城在成都县西南一里。

  13、可怜:可爱。

  14、盏:一作“锁”。

  15、佳人:指官妓。秀筵:丰盛的筵席。

  16、黄师塔:和尚所葬之塔。陆游《老学庵笔记》:余以事至犀浦,过松林甚茂,问驭卒,此何处?答曰:“师塔也。”蜀人呼僧为师,葬所为塔,乃悟少陵“黄师塔前”之句。

  17、懒困:疲倦困怠。

  18、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19、爱:一作“映”,一作“与”。

  20、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蹊(xī):小路。

  21、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

  22、娇:可爱的样子。恰恰:象声词,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一说“恰恰”为唐时方言,恰好之意。

  23、爱:一作“看”。肯:犹“拼”。一作“欲”,一作“索”。

  24、纷纷:多而杂乱。

  25、嫩蕊:指含苞待放的花。

  作品译文

  其一

  我被江边上的春花弄得烦恼不堪,无处讲述这种心倩只好到处乱走。

  来到南邻想寻找酷爱饮酒的伙伴,不料他床已空十天前便外出饮酒。

  其二

  繁花乱蕊像锦绣一样裹住江边,脚步歪斜走入其间心里着实怕春天。

  不过眼下诗和酒还能听我驱遣,不必为我这白头人有什么心理负担。

  其三

  深江岸边静竹林中住着两三户人家,撩人的红花映衬着白花。

  我有去处来报答春光的盛意,酒店的琼桨可以送走我的年华。

  其四

  东望少城那里鲜花如烟,高高的白花酒楼更是解人眼馋。

  谁能携酒召我前往畅饮,唤来美人欢歌笑舞于盛席华筵?

  其五

  来到黄师塔前江水的东岸,又困又懒沐浴着和煦春风。

  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我该爱那深红还是爱浅红?

  其六

  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

  眷恋芬芳花间彩蝶时时在飞舞,自由自在娇软黄莺恰恰欢声啼。

  其七

  并不是说爱花爱得就要死,只因害怕花尽时迁老境逼来。

  花到盛时就容易纷纷飘落,嫩蕊啊请你们商量着慢慢开。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或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春。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杜甫卜居成都郊外草堂,是“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卜居》);诗人感到很满足,“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江村》)。所以,时值春暖花开,更有赏心乐事,杜甫对生活是热爱的。这是他写这组诗的生活和感情基础。第二年(一说第三年)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一组诗。

  作品鉴赏

  春暖花开的时节,杜甫本想寻伴同游赏花,未能寻到,只好独自在成都锦江江畔散步,每经历一处,写一处;写一处,又换一意;一连成诗七首,共成一个体系,同时每首诗又自成章法。这组诗,第一首写独步寻花的原因从恼花写起,颇为突兀,见出手不凡。第二首写行至江滨见繁花之多,忽曰怕春,语极奇异,实际上是反语见意。第三首写某些人家的花,红白耀眼,应接不暇。第四首则写遥望少城之花,想象其花之盛与人之乐。第五首写黄师塔前之桃花,第六首写黄四娘家尽是花,第七首总结赏花、爱花、惜花。这组诗脉络清楚,层次井然,是一幅独步寻花图。它表现了杜甫对花的惜爱、在美好生活中的留连和对关好事物常在的希望。

  这组诗,每首都紧扣着寻花题意来写,每首都有花。第一首起句的“江上被花恼不彻”和末首的“不是看花即欲死”遥相呼应,真如常山蛇,扣首则尾应,扣尾则首应,而其中各首都抓绘着赏花、看花,贯串到底。

  第一首:“江上被花恼不彻”,花恼人,实际上是花惹人爱。花在江上,花影媚水,水光花色,更是可爱。“颠狂”两字把爱花的情态刻画得淋漓尽致。于是诗人觅伴赏花,“走觅南邻爱酒伴”。可知杜甫是找他的邻居一同赏花的。“经旬出饮独空床”,明写这位爱酒伴是出饮,但他该也是独自赏花去了。这“无处告诉只颠狂”写的是两个人的事——他们都到江畔独步寻花去了。也可能寻花的还有更多的人,谁都爱美。这七首绝句写寻花,贯穿了“颠狂”二字,这第一首诗是解题。

  第二首:“稠花乱蕊畏江滨”,是承第一首“江上被花恼不彻”而来的。江上的花是纷繁的花和杂乱的蕊左右包围着江的两边,浣花溪一片花海。第一首头一句说“江上被花恼不彻”,而这首第二句则说“行步欹危实怕春”。王嗣奭在《杜臆》把颠狂的形态和心理都讲得比较透辟。花之醉人如此,接着写驱使诗酒,“未须料理自头人”。这是写花之魅力,花添诗情酒意,花使青春长在。这是寓有哲理,也合乎情理的。

  第三首:“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这两句又是承二首句“稠花乱蕊畏江滨”而来,把大的范围缩到小的范围——两三家。范围缩小了,花却繁忙起来了。诗的起句是写静态,红花白花也平常。而加“多事”两字,顿觉热闹非常。“多事”又是从前面花恼人而生发来的,其奇妙处也是前后辉映。末二句抒情,把春光拟人化。“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似乎有所妙悟,也似有所解脱,但其深情,仍该是爱花。

  第四首:“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组诗又宕开一层,写洗花溪边的繁花缤纷,这是村居所见之花;作者这时又想象成都少城之花,“百花高楼更可怜”。这句和他后来写的“花近高楼伤客心”,两句前半截极相似,而后三字哀乐迥异。“更可怜”即多可爱的意思。遥看少城之花,本是烟雾迷惘的烟花,但不曰烟花,而曰花满烟,真如《杜臆》所云“化腐为新”了。这样把城中之花再来陪衬江上、江滨村中人家之花,有远望近观之异,而乐事则相同。末二句以发问作结,“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实叹招饮无人,徒留想象,余韵无穷。

  第五首:诗题为独步寻花,组诗的第五首则写到黄师塔前看花。“黄师塔前江水东”,写具体的地点。“春光懒困倚微风”则写自己的倦态,春暖人易懒倦,所以倚风小息。但这为的是更好地看花,看那“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这里叠用爱字,爱深红,爱浅红,爱这爱那,应接不暇,但又是紧跟着“开无主”三字来的。“开无主”就是自由自在地开,尽量地开,大开特开,所以下句承接起来更显出绚烂绮丽,诗也如锦似绣。

  第六首写寻花到了黄四娘家。这首诗记叙在黄四娘家赏花时的.场面和感触,描写草堂周围烂漫的春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和适意之怀。春花之美、人与自然的亲切和谐,都跃然纸上。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此句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次句“千朵万朵”,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压枝低”,描绘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景色宛如历历在目。“压”、“低”二字用得十分准确、生动。第三句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妍。花可爱,蝶的舞姿亦可爱,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连”起来。但他也许并未停步,而是继续前行,因为风光无限,美景尚多。“时时”,则不是偶尔一见,有这二字,就把春意闹的情趣渲染出来。正在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这就是末句的意境。“娇”字写出莺声轻软的特点。“自在”不仅是娇莺姿态的客观写照,也传出它给作者心理上的愉快轻松的感觉。诗在莺歌“恰恰”声中结束,饶有余韵。此诗写的是赏景,这类题材,盛唐绝句中屡见不鲜。但像此诗这样刻画十分细微,色彩异常秾丽的,则不多见。如“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寻李九庄》),“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春宫曲》),这些景都显得“清丽”;而杜甫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更添蝶舞莺歌,景色就秾丽了。这种写法,可谓前无古人。其次,盛唐人很讲究诗句声调的和谐。他们的绝句往往能被诸管弦,因而很讲协律。杜甫的绝句不为歌唱而作,纯属诵诗,因而常常出现拗句。如此诗“千朵万朵压枝低”句,按律第二字当平而用仄。但这种“拗”决不是对音律的任意破坏,“千朵万朵”的复叠,便具有一种口语美。而“千朵”的“朵”与上句相同位置的“四”字,虽同属仄声,但彼此有上、去声之别,声调上仍具有变化。诗人也并非不重视诗歌的音乐美。这表现在三、四两句双声词、象声词与叠字的运用。“留连”、“自在”均为双声词,如贯珠相联,音调宛转。“时时”、“恰恰”为叠字,即使上下两句形成对仗,使语意更强,更生动,更能表达诗人迷恋在花、蝶之中,忽又被莺声唤醒的刹那间的快意。这两句除却“舞”、“莺”二字,均为舌齿音,这一连串舌齿音的运用造成一种喁喁自语的语感,维妙维肖地状出看花人为美景陶醉、惊喜不已的感受。声音的效用极有助于心情的表达。在句法上,盛唐诗句多天然浑成,杜甫则与之异趣。比如“对结”(后联骈偶)乃初唐绝句格调,盛唐绝句已少见,因为这种结尾很难做到神完气足。杜甫却因难见巧,如此诗后联既对仗工稳,又饶有余韵,用得恰到好处:在赏心悦目之际,听到莺歌“恰恰”,增添不少感染力。此外,这两句按习惯文法应作:戏蝶留连时时舞,娇莺自在恰恰啼。把“留连”、“自在”提到句首,既是出于音韵上的需要,同时又在语意上强调了它们,使含义更易体味出来,句法也显得新颖多变。

  最后一首:“不是爱花即欲死”。痛快干脆,毫不藏伏。杜甫惯于一拚到底,常用狠语,如“语不惊人死不休”,即是如此。他又写道:“只恐花尽老相催。”怕的是花谢人老。下两句则是写景,写花枝之易落,花蕊的慢开,景中寓借花之深情,以对句出之,更是加倍写法,而又密不透风,情深语细。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花的古诗2

  古诗原文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译文翻译

  在遥远的故乡,曾听过子规鸟凄恻的鸣啼;如今在异乡宣城,又看到盛开的杜鹃花。

  子规鸣叫悲啭,使人愁肠寸断。暮春三月,这鸟鸣花开的时节,游子正思念他的故乡三巴。

  注释解释

  宣城:今属安徽。

  蜀国:指四川。子规鸟:又名杜鹃,因鸣声凄厉,动人乡思,故俗称断肠鸟,蜀地最多;传说是古蜀王杜宇死后所化。

  杜鹃花:即映山红,每年春末盛开,正是杜鹃鸟啼之时,故名杜鹃花。

  三春:指春季。三巴:巴郡、巴东、巴西三郡,即指蜀国,今四川。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创作时间,主要有两种说法。根据裴斐《李白年谱简编》,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春,时李白在宣城郡。另一种说法以薛天纬为代表,他认为此诗作于李白流放遇赦归来之后,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已是迟暮之年。

  诗文赏析

  此诗是感物而起兴的。“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暮春三月,寄寓在宣城的李白,觉得昏花的老眼中忽然映入一片红色,仔细瞧,原来是杜鹃花开了。这杜鹃好像就是故乡的花。诗人的乡思因此被触动了。

  在蜀中,每逢杜鹃花开的时候,子规鸟就开始啼鸣了。子规鸟,又名杜鹃,花与鸟的名字相同,也是勾起诗人联想的一个原因。这鸟,相传是古蜀帝杜宇的精魂化成。杜宇号称望帝,他自以为德薄,于是禅让了帝位而出亡,死后化为杜鹃鸟。暮春时节,它就悲鸣起来,鸣声仿佛是呼叫着:“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昼夜不止,一直啼叫得嘴边淌出血来。此刻,诗人耳边似乎响起了子规鸟的蹄叫声,一声声地呼唤他归去。

  诗的一、二句,形成自然的.对仗,从地理和时间两个方面的对比和联结中,真实地再现了触动乡思的过程。这两句的语序倒置:本来是先看见宣城的杜鹃花,才联想到蜀国的子规鸟,诗人却将它倒了过来,先写回忆中的虚景,后写眼前的实景。这样,就把故国之思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表明这故国之思原本就郁积于心,此时一旦勾起,大为凄苦强烈。然而,被乡思苦苦折磨着的诗人,眼下不能回到故乡去。青年时代,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要到故乡之外的广阔天地中去实现宏伟抱负。本想功成名退再荣归故里。不料功业无成,老来竟落到这步田地,他觉得没有面目见蜀中父老。何况,李白眼下困居宣城,拖着老迈的病体,也无法踏上旅途。飘泊终生的诗人,到头来不但政治与事业上没有归宿,就连此身也无所寄托,遥望着千里之外的故乡,他心中的悲戚可想而知。

  三、四句,分别承接一、二句,进一步渲染浓重的乡思。首句说“曾闻”,第三句则强调了真切如闻:子规鸟的俗名,就叫断肠鸟,“一叫一回肠一断”,它啼叫起来,没完没了,诗人的愁肠也断成一寸寸了。末句点明时令,用“三春三月”四字,补叙第二句;“忆三巴”三字,则突现了思乡的主题,把杜鹃花开、子规悲啼和诗人的断肠之痛融于一体,以一片苍茫无涯的愁思将全诗笼罩了起来。诗的三、四句看似对仗,其实对得又不甚工。诗句把“一”“三”两个字各自串连起来,纡结萦回,使人感到乡思袭来时无比的悲切伤痛。

花的古诗3

  1.【唐】韩偓 见花

  褰裳拥鼻正吟诗,日午墙头独见时。

  血染蜀罗山踯躅,肉红宫锦海棠梨。

  因狂得病真闲事,欲咏无才是所悲。

  看却东风归去也,争教判得最繁枝。

  2.【唐】韩偓 懒起

  百舌唤朝眠,春心动几般。

  枕痕霞黯澹,泪粉玉阑珊。

  笼绣香烟歇,屏山烛焰残。

  暖嫌罗袜窄,瘦觉锦衣宽。

  昨夜三更雨,今朝一阵寒。

  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3.【唐】薛能 海棠

  四海应无蜀海棠,一时开处一城香。

  晴来使府低临槛,雨后人家散出墙。

  4.【唐】薛能 绵楼

  溪边人浣纱,楼下海棠花。

  极望虽怀土,多情拟置家。

  前山应象外,此地已天涯。

  未有销忧赋,梁王礼欲奢。

  5.【唐】薛能 海棠

  酷烈复离披,玄功莫我知。

  青苔浮落处,暮柳间开时。

  带醉游人插,连阴被叟移。

  晨前清露湿,晏后恶风吹。

  香少传何许,妍多画半遗。

  岛苏涟水脉,庭绽粒松枝。

  偶泛因沉砚,闲飘欲乱棋。

  绕山生玉垒,和郡遍坤维。

  负赏惭休饮,牵吟分失饥。

  明年应不见,留此赠巴儿。

  6.【唐】郭稹 过信州

  二千里地佳山水,无数海棠官道旁。

  风送落红挽马过,春光更比路人忙。

  7.【唐】吴融 海棠

  雪绽霞铺锦水头,占春颜色最风流。

  若教更近天街种,马上多逢醉五侯。

  8.【唐】李绅 海棠

  海边佳树生奇彩,知是仙山取得栽。

  琼蕊籍中闻阆苑,紫芝图上见蓬莱。

  浅深芳萼通宵换,委积红英报晓开。

  寄语春园百花道,莫争颜色泛金杯。

  9.【唐】薛能 春日书怀

  伯牙琴绝岂求知,往往情牵自有诗。

  垄月正当寒食夜,春阴初过海棠时。

  耽书未必酬良相,断酒唯堪作老师。

  多病不任衣更薄,东风台上莫相吹。

  10.【唐】刘兼 海棠花

  淡淡微红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

  烟轻虢国颦歌黛,露重长门敛泪衿。

  低傍绣帘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难寻。

  良宵更有多情处,月下芬芳伴醉吟。

花的古诗4

  宋代郑文妻《忆秦娥·花深深》

  一钩罗袜行花阴。行花阴。闲将柳带,细结同心。

  日边消息空沈沈。画眉楼上愁登临。愁登临。海棠开后,望到如今。

  译文/注释

  注释

  ①一钩:常用于形容新月,此喻美人足。

  ②同心:即同心结。用锦带打成的连环回文样结子,为男女相爱的象征。

  译文

  在一个晴和的春日,词人踱着轻盈的步子,独自徘徊于花荫之下,看到长长的柳条,便随手攀折了几枝,然后细心编成一个同心结,期望丈夫能与自己永结同心。

  词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收到丈夫的来信了,在愁苦无奈的时候,只能独自登上闺楼远眺。从海棠花开就开始盼望,一直盼到现在。全文赏析上阕是以行动来暗示独处的怅惘和对坚贞爱情的'向往。词一开始即以“花深深”三字写出百花盛开的浓丽景色,紧接着写自己独自徘徊于花阴之下。“一钩罗袜”,指小巧的双足,由此可以想见抒情女主人公是一位体态轻盈的妙龄女子。“花阴”二字,一方面补足上句花的繁茂,另一方面也点出这是一个晴和的日子。春和景明,本该夫妻团聚欢乐,携手共游,但如今却良辰美景虚设。不言惆怅,而惆怅自见。第三句“行花阴”重复第二句末三字,是格律的要求,但在这首词中却不是单纯的重复,而含有徘徊复徘徊之意,以引出下面的行动。“闲将柳带”二句写女主人公看到长长的柳条,乃随手攀折几枝,精心地编成了一个同心结,以表达对于心心相印的爱情的向往。这两句的“闲”字,“细”字,和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不思量,自难忘”二句中的“不”字和“自”字,实有异曲同工之妙。“闲”为随便,而“细”却是仔细、经意。女主人公精细地做着并非特意去做的事,恰恰是蕴蓄心底的深情的自然流露。下阕是以直抒胸臆来表达她痛苦的期待和热切的召唤。下阕着力写一个“望”字。“日边”句是说心爱的人老是让人白等,毫无音信,写的是自己无数次等待的结果。“日边”,指皇帝所在地,此指郑文就读的太学所在地临安。因为“日边消息空沉沉”,故有下句“画眉楼上愁登临”。天天“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既想登楼眺望,又害怕再度失望,一个“愁”字,正表达了这种矛盾复杂的心理。“海棠”两句,说明自己是从海棠开放的仲春时节一直望到夏日将临。写盼望时间之长,既表现了思念的深切,又流露出失望的怨怼。但期待的痛苦中却又饱含着热情的呼唤。“望到如今”一句,回应上阕。从时间言,“如今”,即上阕所写之花浓柳暗的暮春时节;从表情言,上阕所写都是女主人公“愁登临”时的活动。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花的古诗5

  惜 花 韩偓

  皱白离情高处切,

  腻红愁态静中深。

  眼随片片沿流去,

  恨满枝枝被雨淋。

  总得苔遮犹慰意,

  若教泥污更伤心。

  临轩一盏悲春酒,

  明日池塘是绿阴。

  韩偓诗鉴赏

  人们都知道韩偓是写香奁诗的名家,而不很注意到他也是题咏景物的高手。他的写景诗句,不仅刻画精微,构思新巧,且能透过物象外貌,把把握其内在神韵,借以寄托自己的身世感叹 ,将咏物 、抒情、感时三者融为一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本篇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诗题惜花 ,是对于春去花落的 一曲挽歌 。 诗人的笔触首先伸向枝头摇摇欲坠的残花 :那高枝上的白花已经枯萎皱缩,自知飘零在即, 离情十分悲伤;底下的红花尚余粉光腻容,却也预知到未来的命运,在静寂中愁态转深。用皱白、腻红指代花朵,给人以鲜明的色彩感和形体感,并形成了相映成趣的构图 。离情、愁态写残花的.心 理,前者用高处切形容那种紧迫的危殆感,后者用静中深传达那种脉脉无语的愁思,都能契合各自特点,状物而得其神。未写落花先写残花,写残花又有将落未落之分,整个春去花落的过程就显得细腻而有层次,自然地烘托出诗人的流连痛伤的心情。

  接着,诗篇展示了雨打风吹 、水流花落的情景:眼睛追随着那一片片坠落水中的花瓣顺流而去,再抬头看见残留枝上的花朵还在受无情的风雨摧打,这满目狼藉的景象,怎不教人满怀怅恨?这里的片片沿流去和枝枝被雨淋 ,都是实景,但添上了眼 随、恨满,就起到化景语为情语的作用 。随,有 追踪的意思 。不说眼看,而说眼随 ,更进一层,把诗人那种寄情于落花的难分难舍的心意表现出来了 。至于恨满的满,既可以指诗人惆怅满 怀,也可以理解为诗人的伤痛漫溢到每一株被雨淋透的花枝上,于是客观的物象又蒙上了人的主观心境的投影。

  再进一层,诗人设想花落后的遭遇。美丽的花瓣散落在地面上,设使能得到青苔遮护,还可稍稍慰藉人意 ;而如果一任泥土污染,岂不更令人黯然伤神? 两句诗一放一收,波澜顿挫,而诗人对落花命运的深切关怀与悲悼,也从中得到了体现。

  末了,诗人因无计留住春光,悲不自胜,只有临轩凭吊,对酒浇愁,遥想明日残红去尽,只有绿郁郁的树荫映入池塘,即所谓绿肥红瘦。结尾一句不言花尽,而其意自明,委婉含蓄的笔法,正显示诗人那种不愿说、不忍说而又不得不诉说的内心矛盾。

  全诗从残花、落花、花落后的遭遇一直写到诗人的送花、别花和想象中落花的情景,逐层展开,逐层推进,用笔精细入微。整个过程中,又紧紧扣住一个惜字,反复渲染,反复加深,充分展现了诗人面对春花消逝的流连难舍心情。流水落花春去也,这仅仅是对于大自然季节变化的悲感吗 ? 当然不限于此。近人吴生认为其中暗寓亡国之恨 ,虽不能指 实,但写得那么幽咽迷离、凄婉入神,实在交织着诗人对自己的身世怀抱的感喟。

花的古诗6

  古诗原文

  花深深。一钩罗袜行花阴。行花阴。闲将柳带,细结同心。

  日边消息空沈沈。画眉楼上愁登临。愁登临。海棠开后,望到如今。

  译文翻译

  在一个晴和的春日,踱着轻盈的步子,独自徘徊于花荫之下,看到长长的柳条,便随手攀折了几枝,然后细心编成一个同心结,期望丈夫能与自己永结同心。

  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收到丈夫的来信了,在愁苦无奈的时候,只能独自登上闺楼远眺。从海棠花开就开始盼望,一直盼到现在。

  注释解释

  一钩:常用于形容新月,此喻美人足。

  同心:即同心结。用锦带打成的连环回文样结子,为男女相爱的象征。

  诗文赏析

  春和景明,本该夫妻团聚欢乐,携手共游,但此时却良辰美景虚设。不言惆怅,而惆怅自见。第三句“行花阴”重复第二句末三字,不仅是格律上单纯的重复,而含有徘徊复徘徊之意,以引出下面的行动。“闲将柳带”二句写女主人公看到长长的柳条乃随于攀折几枝,精心地编成了一个同心结。以表达对于心心相印的爱情的'向往。

  如果说上阕是以行动来暗示独处的怅惘和对坚贞爱情的向往的话,那么下阕便是以直抒胸臆来表达她痛苦的期待和热切的召唤。下阕着力写一个“望”字。

花的古诗7

  吕弗克弄秋水,爱此牡丹花鲜。--李白

  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允明

  灼灼牡丹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品轩共分红。--杜公瞻

  根是泥中玉,心旌善线下珠。

  在君塘下种,埋没任春浦。--李群玉

  唯有湖光红桂竹香,卷舒开合任天真。--欧阳修

  丁年那湖无穷碧,映日牡丹花春城。--杨万里

  曲沼芙蓉映竹嘉,绿红相椅拥云霞。

  天生不得广汽力,终作中乐第一花。--何中

  斜雨飞丝织晓空,疏帘半卷野亭风。

  牡丹花开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李群玉

  雨馀无事倚悠悠,媚水牡丹花三氧化二铁乾。

  十万琼珠天不惜,收红擎出与人看。--王颛桥镇

  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

  天赋本根如玉,濂溪以道心同。--宋伯仁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蘋。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温庭筠

  千点荷声先报雨,一林气象万千剩分凉。--陆游

  半塘前日染来红,瘦尽金方昨夜风。--崔橹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欧阳修

花的古诗8

  1、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清代-纳兰性德)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笺(jiān)别梦当时句,密绾(wǎn)同心苣(qǔ)。为伊判作梦中人,索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2、春光好·花滴露(五代-欧阳炯)

  花滴露,柳摇烟,艳阳天。雨霁山樱红欲烂,谷莺迁。

  饮处交飞玉斝(jiǎ),游时倒把金鞭。风飐(zhǎn)九衢(qú)榆叶动,簇(cù)青钱。

  3、木兰花慢·西湖送春(元代-梁曾)

  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算春色三分,半随流水,半入尘埃。人生能几欢笑,但相逢、尊酒莫相催。千古幕天席地,一春翠绕珠围。

  彩云回首暗高台。烟树渺(miǎo)吟怀。拚一醉留春,留春不住,醉里春归。西楼半帘斜日,怪衔(xián)春、燕子却飞来。一枕青楼好梦,又教风雨惊回。

  4、木兰花慢·紫箫吹散後(宋代-张孝祥)

  青鸾(luán)送碧云句,道霞扃(jiōng)雾锁不堪忧。情与文梭共织,怨随宫叶同流。

  拟把菱花一半,试寻高价皇州。

  5、雨中花·指点虚无征路(宋代-秦观)

  指点虚无征路,醉乘斑虬(qiú),远访西极。正天风吹落,满空寒白。玉女明星迎笑,何苦自淹尘域?正火轮飞上,雾卷烟开,洞观金碧。

  重重观阁,横枕鳌(áo)峰,水面倒衔苍石。随处有寄香幽火,杳(yǎo)然难测。好是蟠(pán)桃熟后,阿环偷报消息。在青天碧海,一枝难遇,占取春色。

  6、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宋代-俞国宝)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cōng)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gū)酒楼前。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bìn)云偏。画船载取春归去,馀(yú)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7、菊花图(明代-唐寅)

  九日风高斗笠斜,篱头对酌酒频赊。

  御袍采采扬妃醉,半夜扶归挹露华。

  8、曾宏甫见过因问讯鞓红花则云已落矣惊呼之馀(宋代-曾几)

  南渡年来两鬓霜,牡丹芍药但他乡。

  即从江水浮淮水,便上维扬向洛阳。

  9、承伯寿大蓬惠书寄大小钵囊花并语及敝居松下石上之饮因成二小诗 其二(宋代-文彦博)

  大小钵囊花色好,不知得似此间无。玉华峰下应频赏,绮里园中是饮徒。

  10、家园花开与陈大师饮茶同赏呈伯寿(宋代-文彦博)

  今朝自赏家园花,浓艳繁英粗可誇。外监上坡俱不至,紫园仙客共烹茶。

  11、善赏花吟(宋代-邵雍)

  人不善赏花,只爱花之貌。

  人或善赏花,只爱花之妙。

  花貌在颜色,颜色人可效。

  花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

  12、菊花新(宋代-葛长庚)

  渺渺烟霄风露冷,夜未艾、凉蟾似水。海山外、五云散彩,三峰凝翠。一鹤横空何缥渺,见殿阁、笙歌拥罗绮。笑劳生,空如尺晏鸟,恋槿花篱。

  于中青鸾唱美。丹鹤舞奇。有粉娥琼女,齐捧芳卮。天真皇人陈玳席,宴太姥、思之暗生悲。念如今,红尘满面,温洒晚风泪。

  13、西窗见榴花分韵得花字(宋代-周紫芝)

  青春苦难挽,白日良易斜。花飞尚满砌,柳密惊藏鸦。

  寒窗忽当日,山崦知谁家。红榴笑疏林,始著三两花。

  繁阴护朱阁,芳姿夺明霞。颇忆少年日,千金醉繁华。

  当时石榴裙,六幅围绛纱。美人隔秋水,相望天一涯。

  想像系楚腰,依稀似丹葩。对花谁与论,搔首空叹嗟。

  14、清湘县郊外杂花盛开,有怀石湖(宋代-范成大)

  午行清湘县,妍暖春事嘉。

  柴荆闹桃李,冥冥一川花。

  故园岂少此,愈此百倍加。

  我宁不念归,顾作失木鸦。

  百年北窗凉,安用天一涯。

  君恩重乔岳,敢计征路赊。

  乡心与官身,凿枘方聱牙。

  橘柚走珍贡,何如凿匏瓜?

  明当复露奏,天日临幽遐。

  傥许清江使,曳尾还污邪。

  15、水仙花四首(宋代-杨万里)

  江妃虚却药珠宫,银汉仙人谪此中。

  偶趁月明波上戏,一身冰雪舞春风。

  16、花石潭阻雨(明代-邵宝)

  南方多雨北多风,风雨多时各恼公。二十年来南北路,几回风雨忆江东。

  17、卜算子 仙人拳花(近现代-丁宁)

  皎皎月为魂,的的'霜成朵。弹指华胥不染尘,迅羽流光过。

  不愿蝶蜂知,却愿荆榛锁。薄雾微曦一笑逢,此志平生颇。

  18、迎春花(清代-曾习经)

  宣春小阁侍更衣,生物趋功入细微。愁里弄妆慵不觉,东风先与约黄归。

  19、花下偶坐(清代-曾习经)

  桃杏交花坐敛襟,闭门遣日自深深。偶参太始成良觌,肯枉佳辰事苦吟。

  一往用情终不悔,久幽勿嚏分平沉。所欣懒惰真天赋,十载嵇康锻树阴。

  20、李左辖菖蒲花(明代-袁华)

  扶舆磅礴钟草木,粤有灵苗根踪,下嵌崖窦嗽飞瀑。

  泽沐沆瀣喣初旭,寸十二节色缜绿。厥石昌阳叶上矗,凌傲霜雪气芳郁。

  审能食之面如玉,嵩丘之人衣朱襮。翩然而来输国粟,挟以盘杅湛清淑。

  云根坚固岁不刊,花如车轮光皎然。素荣英英秀而妍,内秉贞白外婵媛。

  见之者昌寿绵延,飞行八极生羽翰。岂但明目能引年,世人不信空自捐。

  吁嗟相国仁且贤,再拜上供紫皇前,为霖为雨苏烦捐。

  21、折桃花(明代-徐渭)

  谁家桃树倚西邻,摘下还存树底新。日暮插头过市上,疏疏数朵颇宜人。

  22、人言凤尾蕉花于某县庭命作(明代-徐渭)

  凤尾本蕉材,红花绿叶毸。县庭今一见,蛮地不曾开。

  孔雀羞金翠,萧娘坐粉腮。颍川黄霸在,辛苦送祥来。

  23、醉后蔷薇花下待月有怀(明代-胡奎)

  林扉待月出,醉影忽在地。褰衣就花前,弄影学儿戏。

  微飔吹我衣,清露散花气。隔水报钟来,故人期不至。

  24、木兰花慢(汴京)(宋代-李琳)

  蕊珠仙驭远,横羽葆、簇霓旌。甚鸾月流辉,凤云布彩,翠绕蓬瀛。舞衣怯环佩冷,问梨园、几度沸歌声。梦里芝田八骏,禁中花漏三更。

  繁华一瞬化飞尘,辇路劫灰平。恨碧灭烟销,红凋露粉,寂寞秋城。兴亡事空陈迹,只青山、淡淡夕阳明。懒向沙鸥说得,柳风吹上旗亭。

  25、减字木兰花·狂吟江浦(宋代-徐鹿卿)

  狂吟江浦。不食人间烟火语。韦曲名家。也试河阳一县花。群仙推去。暂寄岭梅清绝处。笑俯清溪。只有清风明月知。

  26、醉花阴(宋代-李弥逊)

  翠箔阴阴笼画阁。昨夜东风恶。香迳漫春泥,南陌东郊,惆怅妨行乐。

  伤春比似年时觉。潘鬓新来薄。何处不禁愁,雨滴花腮,和泪胭脂落。

  27、聚八仙花(宋代-董嗣杲)

  密团粉腻翠枝擎,乱碾铢衣降紫冥。

  揉雪谩为春晚殿,御风应负饮中灵。

  蒂占琼瓣轻如蝶,心袅金丛灿若星。

  谁指凌波姑射醉,有人眠月可曾醒。

  28、九江春半雨中寒甚忽见梨花(宋代-杨冠卿)

  江城一雨春强半,寒色著人芳信迟。

  赖有梨花遮病眼,一枝带雨出疏篱。

  29、花心动·紧心狷(元代-王哲)

  紧心狷,悟光阴、尘凡百年*速。下手顿修,元本真灵,此日要除骸屋。居家坑堑先须跳,将身已、便令孤宿。静无触。气财色酒,一齐*逐。俗景般般绝欲。要舍尽爷娘,共妻骨肉。自在逍遥,落魄清闲,认取里头金玉。琼英瑶蕊花心动,放香味、满空馥郁。异光簇。祥辉结成九曲。

  30、谒金门(花品)(宋代-朱子厚)

  娟娟二入清明了。犹说淮阳早。钱欧陆谱偏花光。红到寿阳、也不说淮阳。

  此花地望元非薄。回首伤流落。洛阳闲岁断春风。怎不当时道是、洛阳红。

  31、酬皇甫郎中对新菊花见忆(唐代-白居易)

  爱菊高人吟逸韵,悲秋病客感衰怀。黄花助兴方携酒,

  红叶添愁正满阶。居士荤腥今已断,仙郎杯杓为谁排。

  愧君相忆东篱下,拟废重阳一日斋。

  32、茉莉花二首 其二(清代-牛焘)

  静夜闻香不见花,碧云流影透窗纱。此花气味宜幽澹,一种鬘华爱月华。

  33、凤栖梧 为盛吟皋题画菊花草虫扇(清代-潘榕)

  逸致闲情常复旧。不弄丹青,今又三年后。握管从新挥砚右。

  笔尖也把西风斗。

  秋菊秋虫同一瘦。傲惯寒霜,骨是天生就。品格清癯神韵秀。

  知君晚节康而寿。

  34、芙蓉花开(明代-谢复)

  年来随地觅花栽,历尽东风总未开。惟有寒花怜寂寞,晚妆微露水红腮。

花的古诗9

  1、半自要闲游,爱花怜草绿——《送吕漳州》

  2、夜来风雨急,无复旧花林——《惜落花》

  3、城柳方缀花,檐冰才结穗——《江州雪》

  4、别时残花落,及此新蝉鸣——《寄李十一建》

  5、别花何用伴,劝酒有残莺——《除苏州刺史,别洛城东花》

  6、钿砌池心绿蘋合,粉开花面白莲多——《池上即事》

  7、慢牵欲傍樱桃泊,借问谁家花最红——《小舫》

  8、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早蝉》

  9、空门此去几多地,欲把残花问上人——《感芍药花,寄正一上人》

  10、露坠萎花槿,风吹败叶荷——《唤笙歌》

花的古诗10

  语文考试古诗词的考点解析:赠花卿

  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注释:

  1.花卿:即花敬定,唐朝武将,曾平定段子璋之乱。杜甫《戏作花卿歌》成都猛将有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即此花卿。卿:尊称。

  2.锦城:四川省成都市。丝管:弦乐器,管乐器,此代音乐。纷纷:繁多而纷乱。此处应是繁盛意。

  3.半入江风半入云:乐声随江风飘散,飘到江上,飘入云层。半入并非各半。

  4.天上有:以仙乐比之。

  5.几回闻:听到几回。意思是说人间很少听到。

  解说

  这首绝句,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对它的主旨,历来注家颇多异议。有人认为它只是赞美乐曲,并无弦外之音;而杨慎《升庵诗话》却说:花卿在蜀颇僭用天子礼乐,子美作此讥之,而意在言外,最得诗人之旨。沈德潜《说诗晬语》也说:诗贵牵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杜少陵刺花敬定之僭窃,则想新曲于天上。杨、沈之说是较为可取的。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礼仪制度极为严格,即使音乐,亦有异常分明的等级界限。据《旧唐书》载,唐朝建立后,高祖李渊即命太常少卿祖孝孙考订大唐雅乐,皇帝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奏舒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这些条分缕析的乐制都是当朝的成规定法,稍有违背,即是紊乱纲常,大逆不道。

  花卿,名敬定,是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曾因平叛立过功。但他居功自傲,骄恣不法,放纵士卒大掠东蜀;又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杜甫赠诗予以委婉的讽刺。

  耐人寻味的是,作者并没有对花卿明言指摘,而是采取了一语双关的巧妙手法。字面上看,这俨然是一首十分出色的乐曲赞美诗。你看:

  锦城丝管日纷纷,锦城,即成都;丝管,指弦乐器和管乐器;纷纷,本意是既多而乱的样子,通常是用来形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的,这里却用来比状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乐曲,这就从人的'听觉和视觉的通感上,化无形为有形,极其准确、形象地描绘出弦管那种轻悠、柔靡,杂错而又和谐的音乐效果。半入江风半入云也是采用同样的写法:那悠扬动听的乐曲,从花卿家的宴席上飞出,随风荡漾在锦江上,冉冉飘入蓝天白云间。这两句诗,使我们真切地感 受到了乐曲的那种行云流水般的美妙。两个半字空灵活脱,给全诗增添了不少的情趣。

  乐曲如此之美,作者禁不住慨叹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天上的仙乐,人间当然难得一闻,难得闻而竟闻,愈见其妙得出奇了。

  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

  然而这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其弦外之音是意味深长的。这可以从天上和人间两词看出端倪。天上者,天子所居皇宫也;人间者,皇宫之外也。这是封建社会极常用的双关语。说乐曲属于天上,且加只应一词限定,既然是只应天上有,那么,人间当然就不应得闻。不应得闻而竟然得闻,不仅几回闻,而且日纷纷,于是乎,作者的讽刺之旨就从这种矛盾的对立中,既含蓄婉转又确切有力地显现出来了。

  宋人张天觉曾论诗文的讽刺云:讽刺则不可怒张,怒张则筋骨露矣。(《诗人玉屑》卷九引)杜甫这首诗柔中有刚,棉里藏针,寓讽于谀,意在言外,忠言而不逆耳,可谓作得恰到好处。正如杨伦所评:似谀似讽,所谓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也。此等绝句,何减龙标(王昌龄)、供奉(李白)。(《杜诗镜铨》)

花的古诗11

  古诗原文

  黄花谩说年年好。也趁秋光老。绿鬓不惊秋,若斗尊前,人好花堪笑。

  蟠桃结子知多少。家住三山岛。何日跨归鸾,沧海飞尘,人世因缘了。

  译文翻译

  菊花啊,不要说年年盛开花亦好,你也会随着秋日时光的流逝而凋谢。少女的乌发青丝不知岁月的无情,恍若把酒小酌,人若安好花都会随之绽放笑颜。

  桃树结了多少桃子啊,长满了我家所住的三山岛。什么时候才能跨上回归家乡的鸾凤,人世间沧海浮沉就如一粒微尘一般,都随缘起缘灭最终了结。

  注释解释

  此处原有小题作“为人寿” 。

  “斗”:此处有“玩乐、受用”之意。“尊”,酒杯。化用杜甫《漫兴》中“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的'诗句。苏轼《沁园春》有“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句。

  山岛:指蓬莱、方丈、瀛州三座仙山。

  因缘:佛教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和辅助促成结果的条件或力量。

花的古诗12

  金灯花

  [宋]晏殊

  兰香爇处光犹浅,银烛烧时焰不馨。

  好向书生窗下种,免教辛苦更囊萤。

  金灯花

  [唐]薛涛

  阑边不见蘘蘘叶,砌下惟翻艳艳丛。

  细视欲将何物比,晓霞初叠赤城宫。

  金灯花

  [宋]陶梦桂

  无题

  [唐]佚名

  彼岸花开开彼岸,断肠草愁愁断肠。

  奈何桥前可奈何,三生石前定三生。

  戏嘲金灯花上皂蝶

  [宋]杨万里

  花须为饭露为浆,黑雾玄霜剪薄裳。

  飞绕金灯来又去,不知能有几多香。

  山中有花一种俗名花叶不相见感而赋之

  [宋]胡仲弓

  世间雁燕本无情,天上参商谁会面。

  花叶自是同根生,何事开时不相见。

  金灯花

  [宋]董嗣杲

  弱瓣坚须灿野光,成丛灼灼斗丹妆。

  风葩净蕴商天艳,霞朵轻摇月夜凉。

  沈透柔柯难受雨,冷零嫩叶不禁霜。

  通明可使书窗透,肯拾秋萤聚作囊。

  金灯花

  [宋]葛立方

  小圃金灯满意芳,苞舒绛彩照煌煌。

  珠玑小滴今朝雨,缟紵难禁昨夜霜。

  拂秉麟须蛾欲避,枝衔螭口蜡犹香。

  列钱都是银缸影,莫遣狂风出土囊。

  金灯

  [唐]卢殷

  疏茎秋拥翠,幽艳夕添红。有月长灯在,无烟烬火同。

  香浓初受露,势庳不知风。应笑金台上,先随晓漏终。

花的古诗13

  马上少年今健否,过瓜时见雁南归。——贺铸《夜捣衣/捣练子》

  释义:此句中用了《左传·庄公八年》里的一个典故:是年齐襄公派将军连称、管至父去戍守葵丘,当时正值瓜熟,襄公便许诺明年瓜熟之时派人去替换他们。谁知一年期满,襄公却自食其言,不准他们回来。用此典说明这一类言而无信、随意延长戍卒役期的行径尚在继续。

  南邻仅有瓜牛庐,转盼卷去无遗余。——陆游《二月二十四日夜大风异常》

  释义:南邻仅有南瓜和牛的庐蓬。

  幼年挑逗南瓜蒂,还有长须卷卷簧。却忘叶茎皆举刺,全身道道刮痕痒。——甘露赵《南瓜》

  释义:童年时去南瓜地理玩,回来时全身都是拉的伤口又红又痒,现在想起来来觉得好笑。

  春栽玉籽近柴门,夏结金瓜似小盆。——夏园春晓《咏南瓜》

  释义:春天栽南瓜籽,夏天南瓜结的.大小好像一个小盆。

  金黄点蔓绽篱门,幽境生香月舀盆。——兰舟先生《咏南瓜花》

  释义:金黄色的南瓜花缠绕着篱笆门,幽静的环境下南瓜花散发幽香。

  金黄灿灿天雕琢,万千宝藏地收获。——佚名

  释义:南瓜黄澄澄的好似天雕琢般美丽,在地里收获千万宝藏。

花的古诗14

  次韵彭子长刘园见花

  宋代释德洪

  我昔海山度寒食,虽有花看非故园。今年寒食花又见,已在故园疑梦魂。

  虚弦丧气念前痛,瘴面敢辞增唾痕。此生流落坐旷达,晚悔坦率加辛勤。

  觉城老子天乞我,人品秀拔高摩云。定应分身在绛阙,想见佩珰裙褶纁。

  君看翰墨吐秀句,绿杨春重含朝暾。袖中功名未暇探,且复行乐追幽欣。

  陋邦忽见洛阳面,为谁扶头清露翻。残春风日太醇酽,发妆初罢争迎门。

  丰肌忍调獭髓医,笑涡尚初红朝温。谪仙点笔风雨疾,少陵眼寒烟雾昏。

  公独寓之一戏耳,宁用解语方佐尊。夜深秉烛花不睡,饮到落月窥金盆。

  情钟耳热意一折,赋诗绕纸风雷奔。诗成我读辄起舞,自忘首秃衣绁袢。

  泠然驭风欲仙去,引手便觉天可扪。归来僵卧数屋角,万象困顿天不言。

花的古诗15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宋代陈亮

  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榔?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芦花千顷水微茫,秋色满江乡。楼台恍似游仙梦,又疑是、洛浦潇湘。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

  译文

  夜空圆月斜转,月下的溪水波明如镜,映入长天,仿佛被辗成一匹白练,隐映着一片寒光。酒醉的我倚在高楼的栏杆旁,欣赏这如画般的风景。隔着水雾的渔村,不知什么时候传来渔舟捕鱼时木板敲击船舷发出的根根声。乌鹊倦而栖息于林木,鱼儿惊而从水中跃起,唯见满天的繁星静静无声地挂在柳树梢头。

  广阔的水面迷茫一片,隐约可见水边芦苇的灰白花序,秋色笼罩着渺无涯际的江南水乡。在楼台上欣赏着这秋江月夜的清丽景象,恍若梦游仙境,还像是置身于洛水之滨、湘江之畔。夜风清露广大壮阔,山河的空间随着月影推移的时间而变化。明月普照下,想到古往今来世事沧桑,联想到南北分疆,江山易主,心境感到无比悲怆凄凉。

  注释

  一丛花:词牌名。双调七十八字,上下片各七句、四平韵。

  溪堂:临溪的堂舍。这里指陈亮的好友辛弃疾的溪堂,在信州(今江西上饶)玉溪(即信江)边。

  玩月:赏月。玩:欣赏,观赏。

  冰轮:圆月。因月圆如轮,光寒如冰,故称。

  辗(niǎn):轧,这里有转动的意思。

  镜天:明净如镜的天空。这里指水在月光照射下波明如镜映长天。

  江练:谓江水澄澈、平静如同洁白的绸子。这里指月光下的江水如同一条白练一般。

  寒光:清冷的月光。

  危阑:高楼上的栏杆。危:高。

  烟村:指烟雾缭绕的'村落。

  何处:用来询问时间。

  鸣榔(láng):一作“鸣根”。指敲击船舷发出根根的声音,使鱼惊而入网。或为歌声之节。

  乌鹊:指乌鸦和喜鹊。

  鱼龙:偏义复词,指鱼。

  星斗:泛指天上的星星。

  芦花:芦絮。夏秋之季芦苇花轴上密生的穗状花序,灰白色。

  千顷:这里概言水面之广。

  微茫:隐秘暗昧,隐约模糊。

  江乡:多江河的地方。多指江南水乡。

  恍(huǎng)似:好像似,仿佛像。

  游仙梦:指脱离尘俗、游心于仙境的梦。

  疑是:像是。

  洛浦(pǔ):洛水之滨。

  潇湘:指湖南的潇水和湘江,二水合流后北注洞庭湖。

  风露:风和露。

  浩然:广阔、盛大的样子。

  转:变化,改变。

  今古:古往今来。

  凄凉:悲凉,凄怆。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玩赏风景作品,但由于融进了感叹国家兴亡的内容,从而使它的认识意义和审美意义骤然加重。全词景象大开大变,但由于描写有序、布局有致,又有“玩月”二字贯穿其间,加上词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提纲挈领,所以,全词结构仍显得很严谨。

  全词共分三部分。上片起首两句为第一部分,先总写月照澄江、水映长空的雄伟景观。上句由月而及江,下句由江而及月,勾勒出一幅月光水色交相辉映的壮丽图景。用“辗”字而不用“照”字,是因为“辗”字有转动的意思,用在这里,不仅与“冰轮”搭衬得当,而且,还给人以运动感,仿佛看到了倒映在江水中的皓皓月轮,正随着江水的流动而缓缓移动。“隐”字可谓一字传神,写出了月光无声地射照江水的韵致。而“寒”字,既与上句的“冰轮”相绾合,又暗伏下片的“秋色”。这两句的江月传神写照,境界阔大,景象宛然。

  从“危阑”句到下片的“又疑是”句是第二部分,写秋月照耀下的江乡景色。“危阑”句承上启下,顺笔交代一下“溪堂玩月”的感受,词人完全陶醉在这画图般的景色之中了。“危阑”,照应了题面中的“溪堂”二字,说明“玩月”的所在是临江的楼台。“醉倚”,写出了作者凭栏玩月赏景的情态,但“醉”字不一定是“酒醉”的“醉”,而是“陶醉”的“醉”,著此一字就把词人彼时的心态也写出来了。词人自我形象的出现,不仅丰富了这幅秋江月夜图的内容,也使它显得更有情趣。接下来“隔烟村”数句,便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人如画”的“画”作了具体的描绘。“隔烟村”句从听觉的角度写渔舟夜归。词人只是凭栏所闻,而且又因隔着烟霭迷蒙的江村,不辨渔舟从何而来,归向何处,故云“何处鸣榔”。“乌鹊”三句从视觉的角度着墨,写了三种事物的三种表现:乌鹊倦于栖息,鱼龙惊而跃起,只有北斗星默默地挂在垂杨梢头。至于乌鹊何以“倦栖”,鱼龙又何以“惊起”,是因为月光明亮,还是因为渔舟鸣桹,词人没说,也不必说,何况“倦”、“惊”云云,本来就包含着想象的成分,带上了词人的主观感觉。这三句虽然都从局部着墨,但布局得宜,很有层次,而且静中有动,使这幅“画”显得更有生意。

  过片继续写景。换头两句又从整体上勾勒一笔,为上片所写之景描绘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瑰伟壮丽:芦花千顷,江水迷茫,渺无天际的秋色笼罩着整个江乡。芦花是江乡秋色中最富代表性的景物之一,写芦花便突出了江乡的特点。而云“千顷”,则极言辽阔无垠,并非确指。至于“水微茫”,这一则是月光水色交相辉映,二则也因为芦花纷纷扬扬,所以远远看去,便有了朦朦胧胧的感觉。

  下片“楼台”两句与上片“危阑”句遥相呼应,把镜头拉到自己的身边来,进一步抒写凭栏“玩月”的感受。词人伫立江楼,看到秋江月夜下的清丽景象,恍若梦游仙境,又仿佛置身于洛水之滨,湘水之畔。这里“洛浦潇湘”合而用之,不仅突出了江乡之美,给词人描绘的这幅秋江月夜图涂上了一层神奇色彩,同时也强化了词人的览物之情,流露出词人对江乡的热爱之忱。

  结拍三句为第三部分,景象陡然一变,情调转入悲凉,寄寓了词人的国家兴亡之感。“风露”句极写寒气浓重,浩然莫御。“山河”句和篇首“冰轮斜辗”遥相呼应,显示出时间的推移、景象的变化和词人“溪堂玩月”之久。但既云“山河影转”,境界就更为开阔,整个空间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着,而不仅仅局限于“溪堂”和“江乡”,它分明织进了词人的想象。这两句全为结拍一句蓄势。“今古”句是全词的结穴所在,也是作者“溪堂玩月”的最后感触所在。从古到今,明月无殊,普照人间。词人这种“今古照凄凉”的感受首先是从严酷的现实而来。半壁江山落于金人之手,而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不仅不思恢复,还对主张和坚持抗金的人进行压制迫害,使他们“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词人自己的抗金方略,不但未被采纳、不被理解,反遭陷害。此时,词人登上江楼,看到雄伟壮丽的秋江月夜景色,自然要引起他的无限感慨。词人还想到了“古”,想到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南北分裂局面,故云“今古照凄凉”。“山河影转”句已自隐寓着江山易主之感,最后再以“今古”句一结,就和盘托出了作者感时伤景的悲凉情怀,使全词意韵和格调为之一变,带上一层浓重的悲古伤今、感叹兴亡的色彩。这样就使词从词人赏玩风景的情事范围开拓出去,具有了更多的内容,提高了词的境界,丰富了词的内涵。总观结拍三句,气象恢宏,意境雄浑,声情悲壮,含义深远。

  陈亮所作的词的风格并非单一,于豪迈奔放之外还有幽雅秀丽的一面,而这首词则又另具风韵,远非豪迈奔放和幽雅秀丽所能概括。这首词的内容如题,通篇描绘秋江月夜的瑰丽景象,只在词的结尾处才透露出作者感时伤怀的悲凉情怀。

  创作背景

  陈亮是辛弃疾的挚友。辛弃疾在淳熙八年(1181)被劾落职,第二年在信州(江西上饶)闲居,筑溪堂于信江边。故陈亮此词应作于淳熙九年(1182)之后。

【花的古诗】相关文章:

花的古诗06-06

《花非花》古诗鉴赏11-07

描写花的古诗11-22

[推荐]花的古诗06-06

杜鹃花古诗12-06

跟花有关的古诗05-04

牡丹花的古诗01-28

花的古诗15篇(精选)06-06

花的古诗15篇[精选]06-06